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圆桌论坛 详情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高水平建设和美乡村
——对话顾益康、赵建军、裘丽琴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李忆宁
  • 2023-06-29 07:40:04

嘉宾:

  顾益康 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顾益康

  赵建军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建军

  裘丽琴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鲁家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裘丽琴

  主持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新宁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近日,农民日报记者赴浙江11个地市的30余个村庄调研,学访“千万工程”经验,并连续三天在一版以近整版篇幅推出“‘千万工程’二十年记”系列通讯《初心如磐》《使命如山》《道路如砥》,引发各方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千万工程”具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中西部地区怎样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何意义?本期对话邀请顾益康、赵建军、裘丽琴三位专家就此展开交流探讨。

  “千万工程”创造性地把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与难中之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合起来解决,既是一个强农美村富民的惠农民生工程,又是一个生态环保工程

  主持人:2003年开始,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二十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给浙江带来历史性、全局性变化。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角度看,您怎样理解“千万工程”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顾益康:“千万工程”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以用“五个新”来概括。一是开启了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新时代,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实践启迪,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先行先试样板。二是催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理念,这一富有哲理又通俗易懂的理念逐渐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三是引发了乡村振兴新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与时俱进的接续工程。四是构建了城乡融合科学聚变的新机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五是创出了农村农民共建共同富裕和美乡村的新路径,使越来越多农民意识到美丽乡村建设是通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康庄道,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经营结合起来,发展美丽经济,共享和美幸福生活。

  赵建军: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逐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可以让广大农民群众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从实际效果来看,“千万工程”是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也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自实施以来,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和农村整体面貌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转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助益。

  裘丽琴:鲁家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十几年前的鲁家村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脏、乱、穷是大多数人对鲁家村的印象。2011年,我们新的村班子刚上任,就收到了一份“大礼”——卫生情况在全县187个行政村里倒数第一。我当时就是分管卫生的,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

  在“千万工程”指引下,鲁家村坚持“未来农场·农业之花”发展定位,紧抓家庭农场和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开拓村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事体验、乡村休闲等新业态,实现落后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蜕变。鲁家村坚持整村规划,高标准实施“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组亮化、水源净化、村庄美化”等“五化”工程,完成鲁家湖、游客集散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一湖三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开通4.5公里观光小火车,环线串联18个家庭农场,累计吸引各类社会资本20亿元。鲁家村坚持发展共建共享,成立“阿鲁阿家党群创业联盟”,创新“公司+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实现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公司、村、家庭农场三方共营共利,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加到近2.9亿元,村经济合作社股权每股达3.2万元。鲁家村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联合周边南北庄村、义士塔村、赤芝村建立“1+3”党建联建,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的生动局面。

  鲁家村用7年时间成功实现了生态治理的大跳跃:2011年鲁家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2013年鲁家村获得“美丽乡村精品村”的称号;2017年7月被纳入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2018年1月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

  主持人:“千万工程”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农村的成功实践。您认为,“千万工程”中蕴含着怎样的生态文明思想?

  赵建军:“千万工程”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人与自然本就是共生的关系,良好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并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千万工程”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切入口,进而带来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所体现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想。

  其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需求,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千万工程”作为一项暖心的民生工程,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也极大促进了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

  其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千万工程”在其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自下而上、农村参与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政企联动,干群互动,实现政府、市场、农民等多方力量协同共治。

  其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浙江深刻践行“两山”理念,源源不断地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态农业、农村电商、生态康养、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

  顾益康:“千万工程”创造性地把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与难中之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合起来解决,既是一个强农美村富民的惠农民生工程,又是一个生态环保工程,通过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理解,广大农民普遍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极大改观。

  这一理念的绿色财富观层次高、内涵深,是更符合未来社会价值观和文明发展方向的新财富观,能够引导人们理性放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引导人们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护养绿水青山的自觉性,形成生态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同时,这一理念生动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共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现了当今世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质。因此,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重要内容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遵循。

  裘丽琴:鲁家村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为引领,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逐步开展了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便和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为目标,通过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达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村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组建鲁家“两山”学院,打造研学、培训、传播的有效载体和传播平台,总结推广“两山”理念实践成果,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基层“两山”理念实践者,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鲁家村的蜕变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千万工程”二十年的推进过程中,浙江采取务实、渐进式路径,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之间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这样的工作方法,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的

  主持人:有人认为,东部地区的经验没办法推广复制,中西部地区更不能盲目照搬学习。您怎样理解“千万工程”的推广意义?相比于浙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中西部地区怎样去学习和落实“千万工程”的经验?

  赵建军:我国幅员辽阔、村庄密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自然禀赋不尽相同,中西部与东部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从哲学上来讲,个性与共性是相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脱离共性的个性。因此,中西部地区仍然可以学习和落实“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关键在于不能机械照搬,要科学合理地去学。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千万工程”提供了指导。结合《报告》,我认为中西部地区学习和落实“千万工程”的经验,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方面,深入领悟浙江经验的重大意义,注重学习理念方法。尽管各地的具体实际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等,这些基本的理念原则必须贯彻始终,要与当地具体实际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当地客观现实,精准施策。中西部地区要依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聚焦群众最为关心的垃圾处理、用水用电等基础性问题,循序渐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要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和民俗文化特色,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在传统乡土文化的保存创新中,促进经济绿色发展,避免同质化。

  裘丽琴:2019年鲁家村发起“百村联盟”倡议,计划在全国携手100个村,通过输出“鲁家模式”,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已在全国94个村落地,涉及宁夏、陕西、江西、云南、内蒙古、安徽等地。为更好推进联盟村的产业发展,鲁家村牵头组建了安吉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我们整合了部分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专家和企业,从人才培训、村庄策规、产业导入、村庄运营四个方面,推动“鲁家模式”的品牌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输出,带动各地村庄共同富裕。我们还组建了由美丽乡村建设领域专家、村里农场主等组成的讲师团,向前来取经的各地村代表进行培训。

  有着“天下枸杞第一村”之称的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东永固村,资源虽好,但产业发展一直不理想。该村是第一批加入“百村联盟”的村庄之一,4年来,鲁家村指导该村完成枸杞产业的规划设计,并为其搭建销售渠道,将东永固村的枸杞引进安吉,纳入两山(中国)旅游商品联盟。东永固村与鲁家村结对共建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14910元增长到2021年的20042元。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长山晏乡五桥村2021年加入“百村联盟”后,鲁家村团队帮其制定了美丽乡村宜居示范村的规划设计,村庄环境大大提升。

  主持人:“千万工程”给浙江农村带来生态环境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发展的高质量转变与农民生活的高水平提升。您认为,“千万工程”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哪些启示?

  赵建军:农民日报的“‘千万工程’二十年记”,深刻总结了“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的经验,为我们当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正如《道路如砥》一文所说,“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催发产业变革,激发文化和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的社会革命,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先声。可以说,“千万工程”对于我们回答“为什么建设乡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时代之问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要注重生态环境改善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和美乡村既要“宜居”,也要“宜业”,“宜居”是“宜业”的基础和前提,“宜业”是“宜居”的动力和保障,只有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硬仗,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资金、产业流向乡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反过来,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会为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要认识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乡村建设规律为基本遵循。要在把握基本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用系统化的思维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整体推进和协调联动。

  最后,要注重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构建和谐城乡关系。将乡村建设的目标落脚于“和美”,不仅指人居环境的自然美,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与人的和睦之美,城市与乡村的和合之美等。只有秉持城乡文化多元互促、城乡经济循环互补、城乡治理联动互通的理念,才能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家园。

  顾益康:在“千万工程”二十年的推进过程中,浙江采取务实、渐进式路径,注重规划先行,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推动相统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之间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这样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的。

  另外,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建立“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的和美乡村建设新体系。和美的基础是共同富裕,通过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让更多乡村走上共富路,通过共同富裕实现“和美”,未来的乡村要体现农业农村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要求,这也是“千万工程”要实现的新目标。

  “千万工程”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繁荣,对渴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主持人:“千万工程”是一个立意深远、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为未来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您怎样理解“千万工程”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顾益康:“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用创新思维抓三农工作的经典案例,其世界观、方法论具体表现为,一是坚持执政为民重三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谋三农,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兴三农,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四是坚持改革开放促三农,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内涵目标。五是坚持求真务实抓三农,做到一把手亲自抓,构建起五级书记抓工程建设的强大工作保障体系。

  赵建军:“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背后蕴含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千万工程”锚定人民需要、立足人民实践、汇聚人民伟力,是指导人民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建构农村“三生”融合美好图景的强大思想武器。反过来讲,也正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为这一思想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千万工程”是聚焦污染问题、厕所问题、发展问题等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并深入研究问题,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努力化解矛盾。

  三是坚持辩证思维。“千万工程”深刻把握住了经济与生态、整体与局部、当前和长远、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三生”融合的系统工程,是久久为功的长期工程。

  裘丽琴:对于鲁家村来说,“千万工程”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如今的鲁家村,村委会大楼里最显眼的位置,给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奖品陈列架和宣传海报;干净的村道上难见垃圾,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村“两委”将绿化、保洁等业务委托给第三方团队,让村干部抽身出来忙更多乡村振兴的事。正是整治环境的基础打得够扎实、美丽环境的底子够硬实,让鲁家村生动的“创富故事”层出不穷。

  如今,我们又发出“农创令”,统筹人才、政策、资金等资源,整合平台、创造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鲁家村,他们朝气蓬勃、思路新颖,正尝试着不同于父辈的创富新路子。

  主持人:2018年9月,浙江省“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多名海外专家认为,“千万工程”不仅是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借鉴意义。您怎样理解“千万工程”对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赵建军:“千万工程”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万千农民携手共建美丽家园的生态变革,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首先,在“千万工程”实施以前,浙江许多农村地区依靠生猪养殖、水晶制造等产业实现了物质财富的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为改变这一局面,浙江省痛定思痛,铁腕治水、关停并转,通过一系列举措,历经20年迎来深刻变革。“千万工程”从环境整治入手,通过“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等整治行动为民众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用行动证明对环境的破坏可以逆转,良好的生态发展可以实现,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能够为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治理样板。

  其次,“千万工程”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繁荣,实现了从“坐在垃圾堆上数钞票”到“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的华丽转身,对渴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千万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代表,其取得的重大成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生态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从而对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产生积极作用。

  裘丽琴:“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引领浙江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千万工程”获“地球卫士奖”,将激励我们建设更多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也将激励更多农民行动起来、参与进来。鲁家村成为浙江乡村以“千万工程”为引领、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缩影,成功“逆袭”的故事值得各地乡村借鉴。

  主持人:历时二十年的“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和农民群众的生活,其经验也在全国进一步推广。我们要从“千万工程”中汲取智慧力量,系统总结其发展历程及内在规律,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感谢三位专家做客《对话》栏目,带来精彩观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