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旱作高标准农田四级共建试验示范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个由农业农村部、省农牧厅、市、县两级政府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试验示范项目。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表示,农田建设的四级管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把各地的建设经验吸纳进来,将其他地区实践成功的做法运用到试点中来,把先进的技术模式吸纳进来,要加强政、企、院、校协作,以旱作试点为平台大胆尝试,遴选出一批适合农田建设的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要综合运用“集、蓄、补、节、排”五类工程措施,通过修建截伏流、水窖等小型应急补灌设施,提高降水蓄存率和利用率,配套实施田块整治、耕层改良、防风固沙、道路建设等措施,使旱作高标准农田达到田平路通、蓄节并用、平急结合、抗旱防洪、稳产增产的标准,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
据了解,内蒙古是全国5个耕地面积过亿的省区之一,目前全区已经建成4989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区到2035年需要建设的815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中,旱地占到5469万亩,占比达到67%,且绝大部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基础设施落后、粮食产量低。若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按亩均增产100斤计算,能够新增55亿斤粮食产能。对此,内蒙古农牧厅厅长郭占江表示,内蒙古今后新建高标准农田重点在旱地,粮食产能增长点也在旱地,旱作高标准农田四级共建试验示范既能够得到国家层面的指导和支持,又能够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及早探索出适合地区实际、符合农民需要、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模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