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写好三篇文章 打造清河样板
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奋力打造“千万工程”清河样板
——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奋力打造“千万工程”清河样板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刘伟林 岳海兴
  • 2023-07-03 07:35:39

“‘千万工程’为什么可感可学,就在于其是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路子。我们就是要按照‘千万工程’指引的方向,把我们清河村打造成一个村美民富产业强的现代化村庄。”6月30日,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清河村党支部书记曾祥福说。

清河村鸟瞰图。

清河村坚持把项目化推进、高标准建设好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扛旗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新路径,重点通过持续做大产业、做优环境、做强文旅三篇文章,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千万工程”清河样板。

做大产业文章,培育发展基础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菇娘种植产业是清河村的亮点产业之一。清河菇娘品质量好、产量高已经成为清河村“一村一品”的重点打造项目,深受喜爱。清河村菇娘种植大户李殿慧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菇娘,原来的价格基本在每斤8元,现在能卖到每斤10元,今年李殿慧家种了两垧地,一年下来毛收入能达到12万,刨去人工和成本也能赚6万多,照前几年的收入来比基本增加了3成左右。

曾祥福介绍,今年全村共种植菇娘1300多亩,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预计亩产在5000斤左右,年产量能够达到325吨。今年种植的铁把青、一棵树2个品种菇娘坐果率高、口感好、果粒大,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由于播种早、生长期短,能够全部赶在高价时采摘。除了一小部分在当地批发市场销售外,大部分菇娘按照订单销往哈尔滨、沈阳、吉林等地。

农户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真正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做优环境文章,建设美好家园。

走进清河村,一座座农家院落整洁怡人、一条条水泥马路平坦干净、一排排李子树映入眼帘……整个村庄静谧而又美丽。

“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好,又是树又是花,连村路都干干净净,住着特别舒服。”清河村妇女主任曾淑梅高兴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清河村大力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以环境卫生整治、村屯绿化香化、道路边沟修缮、沿街院墙改造、沿街种植山菇娘、绘制满族风情院墙等为主导,着力提升村容村貌,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前,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小广场四周、村民门前空地栽植山红菇娘5万余株,香化5000平方米,全村绿化栽植果树1500株。

“以前是‘脏、乱、散、差’,现在是‘净、治、整、优’”曾祥福说,“我们对村内卫生进行集中清理,号召群众对自家门前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同时选派卫生员专职负责村内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并按照规划购置垃圾桶铁质垃圾桶30个,与市环卫部门签订垃圾清运协议,有效保持了村内人居环境整洁。”

清河村是一个有着满族风情的小村,走在村里大街小巷,满是满族民俗风情彩绘墙画,与清河村满族风情完美融合。经过改造的清河村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

做强文旅文章,激发乡村活力

走进清河村五谷认知园,远远望去,黄豆、高粱、红豆、绿豆、荞麦、菇娘、芝麻、紫苏等农作物生长旺盛,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两位老农正在拿着锄头清理田地内的杂草。伴着微风吹动起的黍子,俨然一幅灵动的农耕画卷。

“我们在飘香广场打造了一个青少年五谷认知体验区,让城里的孩子们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来这里认识一下什么是‘五谷’,培养孩子们对庄稼的认知,对粮食的珍惜。”曾祥福说。

清河村靠近穆棱市城区,依托农旅融合的优势条件,在飘香广场打造青少年五谷认知体验区,让久违的农田场景实现群众寻找农耕记忆的心愿。

近日,清河村的五谷认知园里各种蔬菜瓜果已经成熟,各种粮食作物也长势喜人,不少游客都奔着认知园来欣赏“农田景象”。

五谷认知园不光为来往游客增加农耕知识,该园还成为众多单位、学校的农耕科普基地,让市民有机会不出城就辨“五谷”,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农业知识,这里成了城乡居民认知农业、感受农业文化的乐园。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岳海兴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