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房林立、污水横流、私搭乱建......这是浙江苍南马站凤尾山村;白墙黛顶,绿意盎然,车水马龙,欣欣向荣......这也是凤尾山村,短短几年,该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做到的?
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每个村所走的道路各异。2016年,作为苍南县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凤尾山村拆迁户数183户,涉及居民727名,但这些人都以务农为主业,耕种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微薄。因此,马站镇提出“环境立村、产业富村、党建兴村”的振兴思路,筑牢建设“三根足”,立稳发展“一个鼎”,着力打造富裕、暖心、新风村。
改造前。
改造后。
围绕环境更精美、设施更精良、管理更精细等方面,马站镇调动全镇干部组建专班,位于城郊结合处的凤尾山村整村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三年大拆大建,以不破不立的攻势成功实现新村颜值和品质大提升。据统计,项目开展以来,共拆除危旧房屋140间,新建住宅楼26栋,150余户居民固定资产实现10倍增长。
如今,鳞次栉比的崭新楼栋、整齐划一的泊车格线、贴心人性的共享衣架、古木参天的榕树公园、流水潺潺的景观水渠共同赋予了凤尾山村民新的生活场景。
但一系列治理难题和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养老困局……凤尾山村首当其冲。如何破题?
抓乡强村筑网,马站镇把党建引领现代社区建设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新作用。一方面构建“村党支部+3网格+33微网格”的治理体系,以楼栋为单位推选微网格长即楼栋长,并与正在本村建设商住小区的建设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提前谋划封闭式小区“三方协同”管理,让网格治理变优、服务举措变细、村居队伍变强,推动治理对象成为治理主体。
另一方面,依托楼栋长体系开展网格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搜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着重扫清当前村居治理方面存在的“盲点”“死角”。
同时积极推出以楼栋为单位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端午暖心粽”“情至重阳”等活动,关怀“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定期开展楼栋环境“红黑榜”晾晒、和谐楼栋评比,促进和美村居建设;组织建立“十点半巡逻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居治安治理的积极性,让居民们当一回自己家门口的“平安前哨”,真正构建起“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村居服务体系。
眼下,马站镇又通过盘活凤尾山村楼栋空闲车库、周边相对空旷等资源,建设快递共富园,积极引进现代智慧物流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开拓家门口致富渠道、转变城区道路拥挤现状、提升对快递行业统一管理便捷度。目前已入驻9家快递公司,已签订59个车库位租赁协议,为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年增收23万余元。
“虽然居住条件改善了,治理水平提升了,但只有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让他们有了实打实的安全感,我们才能放心。”凤尾山村相关负责人说道。
未来,马站将建成连接快递共富园及城区主干道的快递专用通道,有效对村居内部车辆与快递车辆进行分流,在保障新村居民出行交通安全的同时,畅通快递车辆出入路线,打通马站镇快递运输高效的“最后一公里”。路边排成长龙的快递运输车犹如画笔,书写“凤舞龙飞”的乡村新故事。
作者:王琛 余烨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