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尤喀克科克巴什村,是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这几年,该村紧抓自治区实施的在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建成1200余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及地区实施的特色林果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如今,小小的苹果不仅让当地村民蹚出了一条致富路,更映红了乡村振兴路。
家家种苹果 户户有收入
仲夏时节,是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的田管关键期。7月3日,走进尤喀克科克巴什村,大片大片的果园里苹果结满枝头,当地的果农正忙着开展浇水、施肥、套袋等田管作业。
“现在把果园管理好,秋季苹果才能产量高、品质好,增收就不成难事。”果农何光忠算着苹果给他家带来的增收账。今年是他家25亩苹果挂果的第六年,也是盛果期,去年因田管好,苹果长势好、挂果多,仅苹果种植一项就增收20余万元。
尤喀克科克巴什村距阿克苏市城区6公里,全村常住人口172户、790人。近年来,该村积极引导、激励村民大力发展苹果种植。苹果品质好、市场销售价格高,短短几年时间,该村苹果种植由不足千亩发展到如今的2584亩,户均苹果种植面积达15亩,基本实现了家家种苹果、户户有收入。
统计显示,去年该村苹果总产达5168吨,人均收入3万余元,苹果已成当地村民的“致富果”“幸福果”。
电商助力拉长销售链条
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苹果产量越来越高,为把苹果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出去,尤喀克科克巴什村在做好传统销售的基础上,还借助互联网走电商销售之路,拓宽苹果销路。
在村口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内,相关负责人邱斌正仔细核对不同包装的苹果箱子。邱斌是该村成功利用“互联网+”形式的创客,他利用抖音、快手等移动电商平台将尤喀克科克巴什村的苹果远销到上海、安徽、江苏等地。
“现在网购苹果特别火,我们村的苹果因品质好,很受市场青睐,去年秋季至今,我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苹果2万余箱,总量达200多吨。”邱斌说。
为了进一步拓宽苹果的销售路径,尤喀克科克巴什村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推广、销售苹果,帮助果农打通产地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苹果一到成熟季,我们就愁苹果卖不出去,老板来收购会把价格压得很低,往往是丰产不丰收。”村民阿依努尔·吾斯曼说,她家的30亩苹果原来的收购价每公斤不到3元,现在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各地,销售价达到每公斤8元。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几年,尤喀克科克巴什村在抓好苹果品质的基础上,打响“狄夏特”品牌来提升苹果价值,切实让果农享受到苹果种植带来的实惠。
“同样的苹果,只要你的品牌打得响,价格就会相差好几倍,这就是品牌的魅力。”村党支部委员肉孜·马木提说,过去村里的种植户不重视品牌,苹果卖不出好价格,去除种植成本后利润很低。
但从阿克苏市狄夏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尤喀克科克巴什村后,又带来了新的转机。该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提高了苹果品质,也让该村的苹果知名度越来越高。
“每到苹果的田管季,公司都派专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给果农指导修剪、疏果等技术,这几年,我们村的苹果品质大幅提升。”肉孜·马木提说。
“品质好、品牌响,产品才能卖得俏。如今,我们的苹果供不应求,销售价格一路高歌猛进。”阿克苏市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韩肖说,“我们将持续大力实施品牌建设,把品牌做得更响,让苹果销售更旺,助果农增收致富跑出‘加速度’。”
作者:刘红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