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 日,“IFC-CAFI 气候智慧型农业金融”网络研讨会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 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金融机构局联合举办。研讨会旨在探讨以气候智慧型农业金融为例的新型农业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路径和经典案例,以推动中国智慧化、数字化、科技化的农业新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集团的定义,气候智慧型农业指的是一系列经证明有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韧性以及减少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而气候智慧型农业金融(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Finance)为农民、农业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融资渠道、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支持和促进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
小雨点金融服务控股有限(以下简称“小雨点”)集团董事兼信贷总经理孟维欢在会上分享了数字化农业金融发展经验,并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小雨点的农机贷产品。他表示:“我们近两年专注发展农机贷是因为农业机具的使用是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新型农业机具的广泛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规模,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据介绍,小雨点农机贷产品主要解决专业农机手因采购农机农具产生的资金需求,业务模式是与相关的农机龙头生产企业合作,利用农户—经销商—生产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和交易数据传递,将农业贷款简化成仅需上传借款人身份证(营业执照)+人脸识别即可获批额度、用款的模式。农户通过小雨点农贷App申请贷款,从申请到放款最快只需要10分钟。到今年6月,小雨点农机贷产品放款在公司整个农业金融业务放款中,占比已经接近40%。
同时,现代农业机具的使用也产生了大量的非常有价值的农业数据。一方面,他们可以被整合和分析,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应用智能农业技术,如农业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农民可以获取准确的农田信息,实施精确施肥、灌溉和病虫害管理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金融机构解决农业金融痛点问题,即风控难题提供依据。孟维欢介绍说:“像我们的农机贷就是通过AIoT技术应用等数字化手段,实现了贷款前的确权校验,贷中、贷后的机具定位、电子围栏、操作行为轨迹分析等功能,提高贷款可得性和便利性的同时,也实现了有效的风险管控。”
孟维欢表示,作为“负责任的金融科技平台”,小雨点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科技手段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并将业务向绿色产业、绿色农业产业倾斜。未来,小雨点会持续优化产品和技术,和各方一同支持和促进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创造有价值的普惠金融服务。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