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三大法宝”助力湖北夏粮实现“三增”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李丽
  • 2023-07-18 22:26:31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全国夏粮生产情况,经统计部门核定,今年,湖北克服疫情、旱情、冻害等不利影响,粮食生产首战告捷,夏粮实现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三增”。

据统计,今年,湖北夏粮播种面积1951.61万亩,比上年增加11.88万亩,增长0.6%;总产量比上年小幅增加,总产量97.73亿斤,比上年增加1.29亿斤,增长1.3%;单产250.3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80公斤/亩,增长0.7%。其中,主要夏粮作物小麦稳中有增,播种面积1557.58万亩,总产量82.08亿斤,单产263.50公斤/亩,分别比上年增长0.7%、1.2%、0.5%。

支持粮食政策只增不减、科技推广力度日益加大、抗灾减损措施更加有效,这是湖北夏粮夺取丰收的三大法宝。

去年秋冬播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印发稳产保供行动方案,明确今年粮油生产底线目标和发展目标,层层扛牢压实责任,对目标完成情况实行月会商、季调度,强化考核激励。在粮食生产关键节点,相继召开全省秋冬农业生产秋粮收购暨北斗农业应用电视电话会议、全省春季田管现场会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重农抓粮政策只增不减。全省年前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等共76.9亿元,有效激发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两个积极性。多地冬闲田披上绿装,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

科技是粮食增产之力。湖北紧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去年以来,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三块田”改革,并小田为大田,变低产为高产。同时加大科技下田到户力度,全省各级各部门依托当地专家团队,通过建立小麦高产集成技术示范片,集成应用良种、良法、良机,带动小麦产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小麦拌种率达91%,以小面积高产带动全省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其中枣阳市小麦优良品种的应用率达到了100%。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乔庄村示范片区亩产728.2公斤,刷新了湖北小麦单产纪录。

丰收到手也是抗灾减损措施行之有效的结果。面对去年罕见的伏秋连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组派8名厅领导带队包片、6个专家组领衔分区包片,指导抗旱秋播,推动农业生产重点措施和关键技术落实落地。同时狠抓病虫防控,制定“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各地不等不靠,通过地方财政拨款、整合项目资金等形式筹措资金开展“一喷三防”,全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同比减少40.1%,条锈病发生面积同比减少24.7%,是近年来发生面积最小的一年。

为避免“仓门灾”,湖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度,要求各地尽快“颗粒归仓”。湖北农业部门联合气象部门、交通部门,实现了精细化到乡镇的小麦成熟度15天滚动预报,让农业生产调度有的放矢;并落实好高速免费通行政策,为来鄂跨区作业的机手免费提供作业信息、常用易损零配件等必需物。同时,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粮食加工企业为主体,本着产地就近就地的原则,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智能化、信息化粮食烘干中心,粮食产地烘干率超过67%。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