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详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座汽车之城“新”突破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李丽 乐明凯等
  • 2023-08-03 13:43:29

“这里很务实、很负责、很专业、很拼!”之所以选择投资襄阳,比亚迪负责人这样说道。湖北省襄阳市,华中传统汽车之都,面对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主动求变,不断寻求“新”突破。8月1日,记者随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湖北襄阳进行实地感受。

速度!25天新造一个1200亩汽车工业园

“从签约到建成,这个占地1200亩汽车工业园只花了短短25天时间,创造了一个速度奇迹!”厂区工作人员张明达说,这足以反映出襄阳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2022年,投资百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来到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一条长长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映入眼帘,“园区占地1200亩,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刀片电池工厂。光是电池检测车间就有7个足球场大小。”张明达介绍,比亚迪襄阳产业园每3秒就能下线一块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全自动化生产,同时,产业园加强自主研发,研发出的“刀片电池”更薄、面积更大,可以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是新能源技术的王牌产品。

2022年,比亚迪携“刀片电池”落户襄阳,不仅给当地的电动汽车产业注入了发展动力,也向出门在外的本土人才释放了返乡就业的强大引力。一名负责设备运维的技术人员说,他是襄阳本地人,之前在东莞的外企工作了十几年。去年看到比亚迪回家乡襄阳建厂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回来应聘并成功入职。

今年,该产业园将冲刺16条生产线全面投产。“产业园全部投产后,预计可满足年产60万辆新能源汽车装配,年产值可达140亿元。”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岩说,产业园正在与20多家本地生产厂商洽谈,提升关键零部件近地化率。

个性!新能源汽车也可个性化定制

“我们之所以在襄阳投资,正是看中这里成熟的产业配套体系,零部件齐全,可就近取材。”腾龙汽车是中城工业集团子公司,2017年落户襄阳,谈及落户初衷,公司副总经理周盛明坦言。如今,该公司全自动悬链式车辆生产线可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车。

乘坐新能源智轨列车,记者来到襄阳腾龙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该智轨列车长32米,最大载客量300余人,无须固定轨道,在园区内自由畅行。目前,该车已在上海、苏州、株洲等城市投运,即将出口马来西亚。

“智能互联网公交已成为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腾龙汽车技术总监吴有龙介绍,“我们今年还接到了来自欧洲、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的订单,现在产品出口量占40%左右,很多产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

襄阳腾龙汽车的个性化定制产品。

过去只为国内客户生产传统客车,现在发展到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新能源客车,腾龙汽车“新”突破还不止于此,当前,他们还在积极布局氢能源汽车。

绿色!循环利用零排放

走进亚洲最大的汽车用低压电池生产企业骆驼集团,只见一只机械臂“手指”灵活,稳稳地抓起两片电芯,精准地投放到卡槽里;另一只机械臂“腿脚”麻利,端着满载电芯的卡槽,快速移放至烘烤腔室内……偌大的厂房里只听得见机器声,几乎看不到工人。

“我们采用了前沿生产设备,已基本实现智能化操作。”骆驼集团总经理助理石茹说,“我们的生产是闭环循环式的,真正实现了零排放的绿色生产。”

骆驼集团是一家以铅酸电池起家的老牌制造企业。面对新能源,新赛道,如何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骆驼大胆创新,开展了多项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工艺升级,在推动铅酸电池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不断丰富汽车低压锂电池的产品种类。

今年7月28日,骆驼集团新能源低碳产业园在襄阳高新区开工,致力于打造以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制造、高环保标准建设的智能化绿色工厂,“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400万套低压锂电池和2GWh储能锂电池项目及配套设施,计划于2024年12月全面投产达效。”公司副总经理余定根介绍,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襄阳,助力襄阳建立更加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据介绍,骆驼产品已实现与国内外200多家主流主机厂合作,出口60多个国家与地区。目前,汽车低压锂电池已得到全球多个主机厂认可,获得40多个项目定点。

高效!老企业跑入新赛道

“除新增智能化生产线外,2023年我们还将重点开辟新市场,积极向新能源转型。”8月1日,在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记者看到,30条现代化生产线全部运行,各种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正从各条生产线流出,公司副总经理冯胜忠告诉记者,公司新能源项目于2022年7月启动,现已建成70万套新能源车核心件生产线,7月前已供货83200件。“新能源市场增长很快,目前新能源产线已占到公司销售额的约三分之一。”

作为一家襄阳本土老牌汽车企业,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以柴油车、商用车发动机核心部件领域研发、制造起家,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已成为行业内的“单项隐形冠军”,为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东风商用车、广西玉柴、中国重汽杭发等多家国内著名主机厂提供配件。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企业抓住机遇,把握住产业“风口”,也登上转型发展的快车。

2019年,襄阳市提出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8月,襄阳市出台了《加快襄阳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设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资金,提出要以全市之力,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做强做优汽车主导产业,并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2021年,长源东谷公司再投资29835万元,新建东风康明斯10L发动机缸体缸盖精加工项目,智能化生产线4条,投资2.3亿元对Z14缸体缸盖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为支持新能源项目建设,襄州区政府给予我们企业2亿元银行贷款5年全额贴息优惠政策。”冯胜忠介绍,襄阳市襄州区政府对汽车企业发展高度重视,在手续办理、项目建设、贷款贴息、技改升级、科技创新、交通物流等方面提供了精准服务。去年7月,该公司在老河口投资建设6条自动化生产线,为比亚迪混动汽车配套生产发动机缸体、缸盖。“今年底,产品销售量预计达70万套,企业将成为比亚迪在该领域的最大供应商。”

从比亚迪到襄阳长源东谷,一个个缩影。见证了襄阳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乐明凯 陈睿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