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27日,2023国际农产品流通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对接会议在陕西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成功举办。本届大会期间举行了一系列高峰论坛、产业对接洽谈等活动。大会由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亚太地区工作组、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产业合作中心、西安市商务局、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西安市乡村振兴局共同承办。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陕西等29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产品贸易商、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及经销商、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连锁超市采购负责人、农产品生产基地负责人,和来自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领馆、商协会及相关机构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代表近700人参加本次大会,共同探讨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机遇。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生效实施,由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组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今年,RCEP在15个成员国均完成生效,协定进入全面实施阶段。RCEP成员国多数为农业国,比较优势相对互补,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合作的推进,对中国未来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巨大影响。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大会隆重召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会议主题“国际融合,数链未来”。会议议题,包括RCEP、数字经济发展,供应链、食品安全、预制菜,这些都是当前的重大关切。主题和议题的设计,结合各方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彰显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韧性活力所在,RCEP合作委员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去年1月1日RCEP生效,双方之间的贸易实现低关税和快速通关政策,推动了我们之间农产品贸易往来。按照RCEP协定,中国和东盟关税承诺表,我们中国和RCEP照RCEP协定,我们中国和RCEP国家的关税从14%的平均关税,下调到2.78-4.24,这个下调速度很快。这种相互开放市场,意味着农产品贸易的前景可期。”许宁宁谈道。
许宁宁强调了RCEP对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影响。他表示,东盟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典范地区。近三年来,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RCEP的生效将降低农产品边境关税,促进地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合作,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牌影响力。双方贸易彰显活力,正呈方兴未艾之势。
许宁宁。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吕克俭表示,今年6月成立的RCEP农产品流通产业合作委员会是促进地区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典范。他强调,在全球面临粮食安全挑战的背景下,RCEP为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合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吕克俭在总结时指出,RCEP农产品流通产业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将为地区农产品国际贸易合作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政府、商务界以及行业协会将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合作贡献力量。
吕克俭。
据了解,国际农产品流通产业大会暨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展览会举办地永久落地西安,并以西安作为总部,建立定期国际贸易对接工作机制。这一合作机制将持续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在RCEP框架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进一步加强国际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合作和交流,为各参与方创造更多商机和发展空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伟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