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贵州纳雍:似花不是花 变身金娃娃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高毅 何伟
  • 2023-08-15 15:14:35

连日来,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白勒村海花种植基地,村民“变身”工人,忙着为海花割除杂草,为海花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海花,学名泥炭藓,俗称海花草或水苔,是一种吸水能力极强的藓类植物,应用较为广泛,其中为人熟知的就是被大量用于园艺和花卉栽培等领域。正是发现了海花的经济价值,白勒村村支两委便动起了种植海花的“脑筋”。

早些时候,因为当地生态环境较好,便有村民零星种植了海花。独木难成林,资金、技术,加上销售渠道的匮乏等因素,白勒村的海花还只是个“泥娃娃”。

2022年1月,白勒村村支两委召集群众召开议事会议,商讨流转田地,成立基地,种植海花。之后,在村合作社运营下,同年8月就完成了第一期100亩海花种植。今年4月,完成了第二期100亩海花种植,预计9月份采收。海花每年可收割2次,采收、除草等环节需要不少人工进行管护,村民也像工人一样领起了工资。

白勒村党支部书记王华说:“我们这个海花的种植来源,当初是农户自己栽种,不太规范,后面由我们合作社开始规范种植。现在我们整体种了200亩,第一期已经投产,今年卖了七八万元。每天在这儿务工的人有20余人,务工费每人每天100元,给周边农户增加了不少收入。”

今年,白勒村的部分海花种子已经销售给补作村、老翁村,用于项目启动和补植补种,等大面积采收后将销往独山县。

海花的规模化种植,不但让群众鼓了腰包,也让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吃”二氧化碳、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等,都是海花的“拿手好活”,为锁住白勒村的绿水青山“出了一份力”。

现在,海花无疑成了白勒村的“金娃娃”。海花“喝”的是水,“吐”的却是良好生态和群众增收。

作者:高毅 何伟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