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奈曼旗:特色种植成为农户增收的“硬核”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邓荟雯
  • 作者:李昊 刘昭磊等
  • 2023-08-16 10:30:37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聚焦“特色”和“富民”两个关键词,探索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

向阳花开耀农家。近日,走进奈曼旗明仁苏木四方地村葵花种植大田里,绿油油的向日葵与碧野晴空融为一体,宛如画作,美不胜收。

“葵花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市场行情好,亩产效益高。”葵花种植户王振军介绍,“原来我一直种玉米了,投入也不小,忙活一年,除去种子化肥的开支也剩不了多少钱。”

为改变传统种植收益低的现状,2016年,王振军开始尝试种植葵花100亩地,没想到当年就收入了30余万元。看见王振军种植葵花赚了钱,亲戚朋友纷纷加入到了葵花种植行列,2022年,王振军与朋友一起种植了700亩地。由于行情好,收益高,今年王振军又把葵花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

“看,这片葵花长势不错,再有20多天就开花了,每亩地能产600斤,刨除流转土地、用工、化肥等成本,每亩最低也能挣1000块钱。”王振军看着大田里长势旺盛的葵花算了一笔收益账。

近年来,因为种植基础好、技术成熟、收购价格高,葵花逐渐成为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仅葵花种植一项就能收入70多万元。经过几年积累,王振军买了轿车、铲车、楼房,收入比在原来种植玉米翻了好几番。

据村党支部书记于军介绍,全村207户常住户,有60多户种植向日葵,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像王振军这样的葵花种植大户不在少数。

四方地村种植葵花是全苏木的一个缩影。2023年,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葵花种植面积6000余亩。特色经济作物亩均纯收益达到3000元,为实现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小辣椒种出大产业。青枝绿叶果儿长,辛辣甘甜任人尝。走进太平屯村红干椒种植地,色泽翠绿的小辣椒挂满枝头,甚是喜人。

“辣椒这几年的行情非常不错,5块多钱,比其他作物收入都高。”村民辛龙正望着长势兴旺的辣椒喜上眉梢。

太平屯村与红干椒种植大县开鲁相毗邻,多年前,在开鲁打工的辛龙接触到了红干椒产业,发现这是一个值得种植的经济作物。最开始他种了5亩地进行尝试,收益十分不错,这坚定了他坚持的信心。多年的种植,让他深谙红干椒种植的技术,能够节省很多成本。“我现在有3个大棚,能自己育苗,有种子,有机器,有技术,所以收入比其他人也会更高一点。”辛龙说。

“去年我家种了16亩,亩产大概在700斤左右,价格达到了5.5元一斤,今年的种植面积又扩大到了50亩,按照去年的行情,预计今年一亩地纯收入2000元以上。”辛龙计算起了经济账。说起辣椒的销路,他说,依托附近的开鲁大市场,销路不愁。

太平屯村种植红干椒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因为种植基础好、技术成熟、收购价格高,红干椒逐渐成为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份产业富一方百姓。如今,小辣椒种出了大产业,2023年,太平屯村红干椒种植面积1000余亩,成为乡村振兴新的活力点,托起了群众的致富梦。

甜叶菊里尝“甜头”。盛夏时节,走进明仁苏木清河村甜叶菊种植基地,密密麻麻的甜叶菊长势喜人。翠绿色的甜叶菊在阳光下迎风生长,与盛夏的乡村美景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片甜叶菊是清河村王文举和合作伙伴共同经营的一片种植基地,面积约400多亩。

“甜叶菊适应性强,易于管理,亩产效益高。”王文举介绍,他们是以订单方式为一家制药公司种植,每公斤价格在24元左右,今年种植的甜叶菊面积扩大到了600亩,比去年多了200亩,预计年底收入可达到100余万元。“甜叶菊的亩收入还是不错的,是玉米的3到4倍,我的想法是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甜叶菊,形成规模,我们的收入还能更高些。”具有丰富种植经验、尝到“甜头”的王文举说。

甜叶菊的叶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从甜叶菊叶中提取的菊糖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明仁苏木大力发展特色作物种植,积极引导农民学用农业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作者:刘昭磊 秦文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