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农业工程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成都成功召开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赵新宁
  • 2023-08-29 21:32:31

8月23日下午,为期两天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为适应建设农业强国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适时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

本届年会以“农业工程与农业强国”为主题,旨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实践和突出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一项务实举措,体现了广大农业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实干担当。年会对全国农业工程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谋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年会开幕活动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朱明研究员主持。开幕活动结束后,举行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汪懋华、罗锡文、康绍忠、陈学庚、李天来、赵春江、李培武等多位院士,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辉、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外籍院士兰玉彬教授、塞尔维亚工程院院士Stevan Stankovski教授、韩国忠南大学Sun-OK Chung教授,董红敏研究员、张德权研究员、王霜教授分别作了颇具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报告。来自潍柴雷沃、中国一拖、新腾数致、极飞科技、大疆科技、上海联适、昆仑北斗等单位的七位企业家代表作了精彩发言。学会党委书记张辉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强国建设重要论述 推动农业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全体代表讲了一堂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党课。

本届年会规模大、成效优、亮点多、影响广。年会围绕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现代设施农业、农村能源、农业航空、耕地保障与生态修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划与建设、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村人居环境等内容,广泛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农业工程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学术、展示风采和共享信息的平台。

据统计,本届年会共有十多位中外院士作报告,举办了13个专题19个分会场共计330场精彩学术报告以及169个论文墙报展示。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家单位的1500多人,现场聆听了报告会。

为办好本次年会,力求突出“创新、开放、简约和精彩”的办会特色,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处进行了精心谋划和认真筹备。除了安排大量精彩的学术报告外,还同期召开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会和《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会议,举办了“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和学会分支机构会议以及地方学会、协办单位、企业风采展、企业产品展览展示活动。

此外,为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次年会还组织了政产学研对话、成果需求发布与产学研合作对接等活动。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和陈学庚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朱明、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外籍院士兰玉彬、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张德权与企业家代表围绕“新时期农业工程如何服务于农业强国”展开了深度对话。9位院士和专家团队代表发布了14项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引起参会企业家代表的高度关注与浓厚兴趣,有利于促成科学家与企业家牵手签约。

据了解,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是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的国家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是国内农业工程行业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首届年会于200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举办,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辉表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始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工程技术和装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担当。学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学会协会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协作,创新平台载体,集成交流展示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建设农业工程科技工作者之家。希望广大农业工程科技工作者同心协力,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8月23日下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作学会年会总结报告,罗锡文院士致闭幕词,并宣布本届学术年会胜利闭幕。西华大学师生精心准备了闭幕式文艺节目,展示了承办单位的文化与风采,也为年会增光添彩。

本届年会达成了四点共识:一是农业工程前途广阔,农业工程人大有可为,农业工程发展正逢其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二是在迈向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将是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三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已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的知名品牌会议;四是通过学会学术年会平台吸引产业界参展参会报告交流,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新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