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文化点亮亚运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朱海洋 缪翼
  • 2023-09-15 20:28:31

伴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脚步不断靠近,赛事氛围越来越浓厚,千百种姿态与气息中,文化无疑是点睛之笔。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展现历史底蕴的盛宴。眼下,各种文化活动、各种文化元素闪耀登场,让人沉浸于浓浓的亚运文化之旅。

9月15日晚间,在杭州蝴蝶剧场,“相约亚运,共品越韵”新版《梁祝》正式首演。据了解,该剧为全新的文旅融合版,旨在抓住杭州亚运会带来的文化交流契机,推动旅游演艺创新,深化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压缩了演出时长,加密了演出场次,实行亲民票价,演出将横跨整个亚运比赛周期。

听吴侬软语唱响诗画江南,是一番滋味,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用一众展品感受“一片叶子里的亚洲”,则是另一番情调。日前,“茶中日月长——亚洲茶文化展”掀开帷幕,包含国家级文物在内的125件(套)展品惊艳亮相。该展览共分为“穆穆之仪茶韵悠悠”“芳草萋萋道阻且长”“返璞归真异彩纷呈”三个章节,将中华茶文化与亚洲茶文化共生共长共美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杭州市富阳区的公望美术馆,著名画家何水法带来了“亚运之花——何水法中国画展”,集结了其为迎接杭州亚运会创作的45种花卉,分别象征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83岁的朱维桢老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庐剪纸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专门带着横村初级中学的师生完成了19米的亚运剪纸长卷。还有海盐烙画的传承人石龙斌,也将亚运吉祥物形态栩栩如生地画在了葫芦上,用传统艺术记录亚运盛典。

同样在亚运村的文化屋里,各类文化展示让人印象深刻。运动员村文化屋展厅入口处,盘扣、缠花和绒花制作技艺引人驻足,再移步,只见茶壶上绘有“西湖十景”,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另一面墙上的24个卷筒也颇具雅趣,这是萧山过江布,以二十四节气为依据,选取每个节气的代表性草木植物作为天然染料,入染后,每个作品呈现独特“浆纹”,千变万化。此外,临安昌化竹编、余杭纸伞、杭州风筝等,这些都是老杭州的传统手艺。

不光有古老,还有现代。智能篆刻就是典型代表,其采取人工智能、交互设计、硬件研发等技术,只需等待几分钟,就能获得一枚个性化的定制印章;还有智能画像机器人,可对用户拍摄或上传的照片进行智能分析,形成艺术肖像后,再绘制在明信片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浙江全省100多家文化馆联动,就“亚运”主题推出了53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八方来客与杭州亚运来一场文化邂逅。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缪翼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