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来到新疆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探访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了解抗生素中间体培养原料的无害化生产情况。
作为抗生素中间体生产的重要营养原料,大豆、玉米的质量安全在生产环节中无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药品成品的质量安全。该公司项目满产年需40万吨、黄豆20万吨,需求量较大。
如何做到农产品的无害化生产?该公司采用流转土地种植、安全菌渣发酵、有机肥再生产的闭环生产模式,将用于生物营养所产生的菌渣变废为宝,发酵成安全的有机肥,实现农产品安全再生产。“我们通过检测菌渣中是否含有抗生素残留,将符合要求的菌渣发酵为有机肥,就可以做到工业玉米的安全生产,还能有效控制成本。”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云鹏说。
截至目前,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措施总投入已达到27亿元,约占公司总投入的34%。如今,该公司已成为我国该领域的领头企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宗亮 李道忠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