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三汊港镇岭东社区的祖厅里,一些桌椅板凳叠放在角落,村(社区)委会副主任石木林告诉记者,这些物品并非为村民开会准备的,而是会在红白事时派上用场。
原来,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岭东社区像其他村一样拟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把红白事的规模、花费都固定了下来,排场比过去大大降低。不过,镇、村两级干部又在思考新的问题。“如何能让村民从移风易俗中感受到获得感?不能只是要求村民遵守新的风尚,村里也应该多为村民做点事。”三汊港镇乡村振兴专干徐小闽说。
于是,岭东社区想到了为村民办酒席提供硬件支持,花费3万元购置了碗筷,再加上原本的旧桌椅,祖厅在红白事的时候摇身一变成了饭厅,物品由村里无偿租给村民使用,村里还有会做饭的人来帮厨、提供电子鞭炮,如此一来,红白事的主家除了一些食材和酒水的花费,其他成本大大节省。
“以往办起酒席来,村民之间相互攀比,每桌没个七八百元下不来,现在不仅把花费规定在400元以内,还借这个机会增强了村民间的情感交流。”在徐小闽看来,移风易俗不仅把村民的经济负担降了下来,还把酒席原本应有的热闹劲提了上去,大家更关心的是热不热闹、开不开心,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是不是“高大上”。
村民认可是都昌县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重点关注的方面。为了避免单纯“自上而下”的操作引发村民反感、导致“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出现,岭东社区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以村民推选的有威望的村民为红白理事会理事长,改变过去以村小组组长推进工作落实的方式,真正让村民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同时,积极引导村民重情不重“礼”,除了村里出面帮办酒席,还推出集体婚礼,今年5月20日,由都昌县妇联、民政局等单位联合筹办的集体婚礼在岭东社区举行,来自全县的11对新人集体步入婚姻殿堂,接亲车队也变成“新郎骑着电动车、新娘穿着婚纱坐在后座”,集体婚礼“简办不减爱”。在各项措施的引导下,低价彩礼、零彩礼等新风尚也逐渐形成,岭东社区还评选出婚事新办“好公婆”、移风易俗“好家庭”等群众评议典型人物,村民之间的比较逐渐变成了“谁家办得又简化又温情”。
此外,都昌县还着重加强对党员和公职人员的管理,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1万余份,乡镇则由主要领导直接对党员和公职人员家庭红白事进行审批,一方面重监管,另一方面更是发挥这部分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人的引导作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莫志超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