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抓好普惠性政策成效,9月26日,全国畜牧总站在青海省西宁市组织召开了2023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研讨会,各省区代表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交流了政策绩效评价情况;技术人员对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现场教学。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宏伟出席活动并致辞;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出席活动并讲话。
据了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国家在牧区实施的覆盖范围最大的惠牧惠民政策。该政策从2011年开始启动,已连续实施三轮,补奖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实施草原禁牧、推动草畜平衡。得益于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全国有12亿亩草原实施禁牧,26亿亩草原实现草畜平衡,人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为实现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研讨会上,各省区代表围绕“抓政策,重落实,保生态,促增收”草原补奖政策目标,总结了各地方特色经验做法,如内蒙古发放休牧补贴,新疆、西藏等优化调整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四川省差异化地提高禁牧补助标准,云南省争取省财政设立专项工作经费,青海省做好政策藏汉双语宣传等,同时对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不健全,补奖资金发放进度偏缓,牧民补贴标准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进行了研讨。
王宗礼站长强调,一要抓政策抓落实,用好草原补奖系统,做好信息核查和登记造册,下牧区进牧户,解决问题困难;二是强宣传重解读,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宣讲力度,提高政策社会知晓度、透明度;三是重视政策效益评价,务求摸清情况,掌握实质,为完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寻求政策,争取资金,构建现代化草牧业发展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五是开展政策研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提前谋划补奖政策建议。
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大荒农垦集团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家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瑞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