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助力盐碱地改良 促进粮食丰产丰收
2023年“我帮农民改盐碱”行动在吉林省大安市顺利开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魏思慧
  • 作者:祁倩倩
  • 2023-09-29 16:59:49

在吉林省大安市,曾经流传有“碱地白花花,秋后不收啥”的俗语。然而在如今的龙沼镇龙沼村、海坨乡三业村,大片金色的稻谷代替了白色的荒地,金秋九月的稻田一望无际,长势喜人。

9月27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简称耕地质量中心)联合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在大安市开展2023年“我帮农民改盐碱”行动。这是今年耕地质量中心组织全国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体系深入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的三大行动之一,旨在构建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好耕地盐碱化的问题。

从2021年起,耕地质量中心已经连续3年组织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实施我帮农民“护黑土、治酸土、改盐碱”三大行动,在创建示范样板田、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巡回指导、解决耕地利用难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我帮农民改盐碱”活动之前,耕地质量中心于9月26日还组织开展了全国耕地质量评价保护工作推进会,就耕地质量评价和监督考核业务工作进行了交流,安排部署推进耕地质量评价保护的重点工作。

耕地盐碱化会直接破坏土壤理化性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仍在发展,治理好的耕地随时可能重新返盐,因此,必须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因地制宜构建盐碱地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今年我们是第一年开始改良盐碱化土地,三月初开始进行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配套电力设施等工程建设,用时120多天,6月5日开始放水泡田,进行水稻的插秧工作,现在还有20多天就能收割了,产量预期能达到300—400公斤/亩,真正实现了一年变良田。”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要东介绍说。

据了解,大安市龙沼镇龙沼村盐碱地改良示范点盐碱地改良面积为1.8万亩,该示范点主要通过土壤培肥、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土壤调理剂和种植绿肥等技术集成模式开展碱化耕地治理,每亩施用有机硅治理盐碱土壤调理剂100公斤。改良前,该示范点耕层全盐量平均值为3.88g/kg,碱化度平均值为25.32%,pH为9.73;改良一年后土壤pH降至8.0,全盐量降至0.3%,碱化度降至10.5%以下。

为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吉林大安市通过“以水定地”,破解了灌溉用水的瓶颈,实施土壤改良加快脱盐降碱培地力,并主导培育良种,优选抗逆增产作物,不断发展规模种植、三产融合,形成了盐碱地治理的“大安模式”。

在活动仪式上,耕地质量中心要求各地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摸清盐碱地土壤资源、水资源以及水利工程配套情况,分析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优势与障碍因素,以便推出一批帮助农民改盐碱的实招硬招。要协同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发盐碱地改造与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装备,分区建立技术模式,走“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要通过“我帮农民建良田”一系列活动开展,做好示范推广与技术指导,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推动为农民办实事常态化。

在2023年“我帮农民改盐碱”活动仪式后,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山东润晟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津大盛源集团为当地农户赠送盐碱地改良技术产品,并组织当地农民开展了盐碱地改良实用技术培训。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祁倩倩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