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流大不大?交通堵不堵?一张高精地图一目了然。10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这里正在加速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国际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通过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将所有车辆、道路设施,甚至行人纳入一张“云网络”,实现“车路协同”。
日常出行中,车主驾驶装载上车路协同系统的汽车,能更快获取最新的交通信息,从而提升行车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具体来说,道路上安装的感知设备会实时采集前方道路交通状况,运用“车-路-云-网”交互通信,通过汽车中控屏图像或语音系统,将前方路况、事故等交通信息及时推送给车主。
重庆是继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之后,全国第四个也是西部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当前,先导区建设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八大街道及三大新城,已累计完成网联化路口改造266个,其中重点路口55个,普通路口211个,安装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以及通信设备、路侧计算(RSU)设备,覆盖新区260公里干线道路,打造成型1条智能网联公交专线,公交通行效率提升15%。
要实现“车路协同”,数据共享是关键。不久前,车联网综合云控平台正式上线并常态运行,现已接入协创区项目、礼嘉智慧公园、交管中心、交巡警、城管、商业停车等6大类云平台的相关功能应用,70余种态势信息的实时数据,实现了各平台间的数据交互。
经过改装的8辆智能网联样板公交、2014辆网约车,可以实现道路危险状况提示、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绿波通行引导等18大类功能场景上路应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顾江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