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农业伦理学应走进高等学堂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沈国舫
  • 2023-10-12 15:31:03

农业伦理学是对农业生态系统道德关怀的总体认知,其中既涉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伦理关怀,也涉及社会生态系统的伦理关怀。亦即对大农业的伦理关怀。大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草业、渔业、经营管理等多种产业形式,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第一性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表现为产业先进、农民富裕、生态安全、乡村美丽、系统耦合、多层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尽快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脆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和发展方式粗放的现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中国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翼。

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期的到来,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所固有的局限性和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当前,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相对滞后的“三农”问题成为上至决策者下至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古老的“农耕文明”显然难以应对。究其原因,农业伦理观的缺失是农业失常的症结所在。为了从源头上破解“三农”问题,契合人类命运共同建设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农业伦理学课程的设置迫在眉睫

值得庆幸的是,任继周院士在近百岁之年带领团队正逢其时地完成了我国农业伦理学的首部教材《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该书系统构建了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知识体系,以多维结构将纷繁杂陈的农业伦理学难题纳入时、地、度、法四个维度之中,给以简约明晰的论述,勾勒了中华农业伦理观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响应的概貌。以现代科学方法、现代农业伦理观来反省我国农业的过去,展望未来,标志我国从经验农业科学到理性农业科学转变的重大起步。该书无疑为我国农业院校师生、农林科技工作者、各级农林干部和广大社会有志之士,提供了认知和学习农业伦理学的总纲,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共同体系统治理、社会安全、民族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崭新的伦理学思维。

我在第一时间认真拜读了任继周院士主编的这本教材。他创新性地运用系统科学多维结构的先进理论,以简驭繁,完成了我国农业伦理学的首部教材。我不仅为本书系统、生动、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所吸引,更为任院士年近百岁仍为中国农业伦理学教育疾呼的情怀所感动。希望全国农林、师范、综合类高校以该教材为蓝本尽快开设相关课程,让农业伦理学的系统知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也希望全国农林干部、农林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社会人士学习《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教材,使我国农业科学从经验科学迈向理性科学,尽快找出解锁“三农”问题的钥匙,在农业领域打开通向回归自然的大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沈国舫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