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山西省芦笋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太原召开。来自中国园艺学会、山西芦笋产业协会的专家、企业和种植农户共话产业发展,旨在打造山西优质芦笋品牌,助力这一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通过介绍芦笋的成分、健康功效及田间种植管理新技术、新成果,解读芦笋生产标准、探讨产业发展路径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山西芦笋产业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了应对措施、发展方向。会上心族(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阐述了芦笋产业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为山西今后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山西省芦笋产业协会分别和心族(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郓城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
据介绍,芦笋种植经济效益明显,亩产可达1000公斤,亩收益1.5万元,设施亩收益达2-4万元。同时,还具有生态价值,可蓄水保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实现生态保护。山西是最早引进芦笋种植的省份之一,种植面积曾突破过30万亩,但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缺乏,让芦笋产业亟需新的赋能。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园艺中心主任王栓福表示,山西芦笋产业的种植加工需要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有益借鉴,达到种源源头化、技术标准化、种植机械化,产品品牌化,在科技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再创“世界芦笋看中国、中国芦笋看山西”的辉煌。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园艺学会芦笋分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山西省芦笋产业协会、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联合主办,心族(山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马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