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绥江: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杜娟
  • 作者:杨东升 孔菲
  • 2023-10-14 15:28:02

“没有想到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以获得积分,积分能换取生活物品,真的是太好了!”

“以前生怕自家彩礼比别人家的彩礼低,现在大家是比着往下降彩礼。”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围绕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这一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乡村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新风、丰富文化底蕴,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互助村组织召开院坝会,向村民宣传乡风文明知识

“以前村民办酒席的名目繁多,彩礼钱也很高,现在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只有红白事才能办宴席,而且桌数不能超过20桌,彩礼不能超过200元,每家的人情负担都减了不少。”说起低价彩礼,绥江县南岸镇互助村村民杨洪富赞不绝口。

过去,互助村存在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不仅加重了村民的负担,还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村民都反感随大礼,但是碍于面子,谁都不愿意出头。”互助村党总支书记王强说,在县民政局、文明办等部门的推动和引导下,村里因势利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积极开展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活动,对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说不,切实为村民减轻负担。“这个村规民约真是好,我一年至少要省2000多元的彩礼钱。”村民倪国平说,“以前大家盲目攀比,人情开销越涨越高,人情债背得太累了,现在人情债少了,人情味更浓了。”

文明乡风,需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打造和谐美丽乡村,增强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助村推出“物质+服务”积分制管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互助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账本”。参加集体活动一次3分,按期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3分,无偿献血一次10分……“自从村里推行积分制后,家家户户更注重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变得更和谐。”王强说,围绕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政策执行、村组活动等方面制定积分考核细则,通过日常观察、村民反映、定期检查、随时抽查、民主评议的形式,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考核打分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互助村积极探索“乡贤+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发挥乡贤带领辐射作用,推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产业发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新滩镇石龙村积分超市村民兑换生活物品

“多亏了王小龙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我们打开了农产品销路,不然我们种植的砂仁、柑橘卖不上好价钱。”说起王小龙,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王小龙从事电商销售工作,是互助村的致富能人。当村民遇到砂仁、柑橘种植、销售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时,他总是积极帮助解决。在王小龙的帮助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看到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家家户户增产增收,我打心底里高兴。”王小龙说。

此外,互助村还大力开展“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美在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通过选树身边榜样人物,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村民杨平就是群众公认的“好儿媳”。杨平的丈夫是一名乡村教师,平时忙于工作照顾不到家庭,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杨平主动承担起家里两个70多岁老人的照顾。她忙里忙外没有一句怨言,得到了邻居们的一致好评。说起与公婆的相处之道,杨平说:“只要换位思考,像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对待公婆,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互助村只是绥江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中城镇凤池村、板栗镇中坝村、新滩镇石龙村、会仪镇黄坪村等村主动探索、妙招频出,走出特色乡风文明之路,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风文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绥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绥江县将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多点发力,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涵养培育文明乡风,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作者:杨东升 孔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