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煤改电”让村民暖身又暖心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李昊
  • 2023-10-19 16:07:11

寒露时节,天气渐渐转凉,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富强村村民白埃喜的家中却温暖如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火锅,谈天说地,闲聊家常,其乐融融……

“孩子嫌屋里头冷,特别怕孩子冻着。”想着往年儿子一家三口总说家里冷就不愿意回来住,听到村里宣传“煤改电”政策,白埃喜决定换掉家里原先的烧煤炉子,更换成空气源热泵电取暖设备。在白埃喜夫妇印象中,最近这几天,是近几年来和儿子一家相聚时刻最多的一次。“现在屋里干净又暖和,孩子都愿意经常回家住。”他忍不住感慨道。

近年来,临河区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国家补贴”的原则,加速推进“煤改电”工程,因地制宜、明确计划、分步实施、合理有序推进清洁取暖“煤改电”工作,有效改变燃煤“烟熏火燎”“灰头土脸”的传统取暖方式,让居民“绿色”温暖过冬。

“过去每到冬天,天不亮村民们就得起来烧煤取暖,墙壁经常被熏黑,供热效果还不好,天气特别冷的时候在家还得穿棉袄。采煤囤煤别提多麻烦,院子里堆得也不整齐。用起来,一不留神,还有可能煤气中毒。”富强村党支部书记王红军介绍道,“自从安上了电取暖,家里24小时都是恒温的,房子干净了,用电费用还低。通过‘煤改电’,村民们彻底告别了烧煤打炭的日子,住上了‘热乎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煤改电”工程作为临河区重点民生实施项目,一头牵着百姓冷暖,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为保障“煤改电”工程建设高标准开展,临河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镇村“红色先锋队”,构筑多元联动机制,由党员干部带头,业务骨干参与,深入基层一线,向村民普及“煤改电”政策,改变村民旧有观念,各村进行信息互通,实时跟进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推进“一路绿灯”。

“以前架炉子,一个冬天需要花费2500元,现在使用电采暖,一个冬天只需要花费1200元左右。多亏了王红军书记挨家挨户走访,不但用简洁通俗的语言为我们乡亲讲解了‘煤改电’的好处,还耐心回答了我们的各项问题,大家的疑虑全打消了。”狼山镇富强村村民邬雨涛说。

在生态优先、环境发展导向引领下,临河区实施“煤改电”红色惠民工程,把清洁能源产业作为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不仅让群众告别了过去“烧煤倒灰,定时加煤”的传统取暖方式,而且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改善了空气质量,守护乡村碧水蓝天,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临河区积极向上级申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其中农村清洁取暖“煤改电”项目改造36721户。通过以户为单位,将煤炉更换为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电锅炉、蓄热式电锅炉等方式实施改造。改造范围涉及9个乡镇、2个农场,截至目前,临河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煤改电”工程已完成改造26739户,剩余改造户数到2024年底全部完成。

“‘煤改电’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取暖方式,为村民冬季生活清洁采暖提供了安全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为临河区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临河区住建局副局长张子奇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