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的王鹏和平常的周末日程一样,来到临江茶馆站在柜台前,为游客表演一段评书《武松打虎》,操着当地方言的口音搭配讲述生动情节的表情,引得茶馆内响起一阵阵的叫好声。
今年80岁的民间艺人王鹏在松溉镇生活已经有40余年了,见证了松溉古镇几十年来的变化。“前些年,很多人都离开了古镇去外面打工,空闲的房屋也多,而且比较破旧;古镇只有一个自来水点,大家每天都去水点挑水喝;公交车站就是一个破房子,道路也不好,居民出行条件差。”
松溉镇地处川、黔、渝三省市的结合部,发轫于秦、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延脉民国,因境内松子山和溉水而得名,面积34.5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松溉古镇规模宏大,核心保护区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纵横交错的古街巷26条,青石板老街蜿蜒长约10华里,长江岸线约8公里,现存巴渝四合院、吊脚楼20多处,是中国西南地区体量最大、保护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集合体。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张静告诉记者,近年来,永川区住建委持续投入约2.7亿元,高质量实施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重点项目,打造精致宜居小城镇,培育100个高品质农房院落,促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9年,为了保护和传承松溉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永川区成立松溉古镇保护开发领导小组,把古镇保护开发作为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对古镇核心街区进行保护性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古建筑、停车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松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许志浪介绍,松溉古镇坚持“保护在前,开发在后,规划先行”原则,统筹编制《松溉镇总体规划》《松溉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古镇发展专项规划》,引进具有丰富古镇建设经验的公司参与古镇建设,注重特色内涵,防止过度商业化,使古镇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观等空间形态得到整体呈现。
“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今天的松溉古镇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非遗旅游小镇等荣誉。“我嫁到松溉镇13年了,现在的古镇就像复活了一样,房屋恢复了原貌,道路经过了整修,水、电、网等设施也通到了家里,消防设施也齐全了,路灯也亮起来了,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的前提下,居民也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松溉古镇讲解员冯敏说。
北京绿色设计促进会会长、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秘书长薛红星认为,松溉古镇是重庆市绿色化、生态化打造“空间美、街区美、生活美、风景美、生态美”特色小城镇的真实写照,是绿色设计、绿色改造的示范之作,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长江古镇之韵。
松溉古镇旧貌换新颜,重现“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的盛景。在古镇,红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祠堂文化、长江文化、宗教文化并存,多元的文化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旅游,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是古镇旅游旺季,每天游客量可达上万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