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一幢幢黔北民居点缀其间,一派幸福、恬静的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封面”。近年来,龙凤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乡村治理,大力发展茶产业,从昔日的穷山沟涅槃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
茶,是龙凤村的“饭碗”。傍晚,村民们提着沉甸甸的袋子,背着茶青去茶青市场与茶叶经纪人进行交易,一天的辛苦劳作换来满满的收获。龙凤村现有茶园面积7000亩,户均7.8亩、人均2.33亩,茶叶加工厂28家,2022年茶叶产值、销售额分别达4100万元、15010万元。围绕“有故事、有味道、有内涵、有文化”的“四有好茶”理念,龙凤村持续推进茶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让每个环节都有“溢出效应”。
独具特色的黔北民居。
探索创新村庄规划 “ 一图一表一说明 ”。村庄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建设控制线、乡村居民点建设规划图……通过编制“一图一表一说明”即一张规划图、一张项目表、一张说明书,将经批准的村庄规划纳入村规民约一同执行,在村内立牌展示规划成果,确保村民看得到、看得懂,打通了规划工作“接地气”的最后环节。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全貌。
同样走进村民心里的还有“寨管家”。如今77岁的村民祁承烈是龙凤村田家沟宝洞坝寨“寨管家”,联户名单41户。“寨管家”由乡镇党委选派一名指导员,村党组织选派一名包保员,村民推选一名寨长担任管理员,从群众中推选N名保洁员、管水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等担任管事员,把寨子里说话管用的人选出来,这种党组织领导下的微治理体系,从“无人管”到“看到就管”,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氛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张燕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