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会议活动 详情
沈阳建筑大学举办第二十一届水稻收获节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胡琪
  • 作者:于险峰 王希
  • 2023-10-25 16:10:22

稻菽卷起千层浪,建大又逢丰收季。10月23日,在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景观区,以“同心筑梦七五载,礼赞丰收颂祖国”为主题的沈阳建筑大学第二十一届水稻收获节在喜庆欢乐的开场曲《建大欢歌》中拉开帷幕,学校党委书记董玉宽宣布水稻收获节开镰。

辽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沈阳建筑大学秉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每年定期举办水稻播种节、水稻收获节,至今已经传承21年,将水稻景观打造成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大一新生入校后第一堂思政实践课就是在校园里亲手收割水稻。每年通过水稻种植、管理与收割,让全体师生员工体会“粒粒皆辛苦”的耕种艰辛,在校园内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文化氛围,用水稻美化校园,让稻香融入书香,形成了辽宁高校中独特的稻田景观文化。

2002年12月16日,这是沈阳建筑大学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学校隆重举行新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庆典仪式,几十万平方米的新建筑在当年的水田地里拔地而起。学校在新校区规划建设中特别保留当年的万亩水田景观,留下这片原有的20亩稻田,以大自然的馈赠作为校园景观,旨在为师生打造一道精美别致的田间风景的同时,也为师生保留一方可以体验劳作的农耕土壤,让师生在春播秋收中感受劳动的光荣与伟大。

“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这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得知沈阳建筑大学保留这块稻田的用意,欣然为校园稻田景观的题词,学校把袁隆平院士的题词刻在纪念石上,立在稻田里。这句题词,也成为沈阳建筑大学水稻收获节的主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既是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安排,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水稻节上,沈阳建筑大学党委书记董玉宽与沈阳市浑南区教育局局长陈勇共同为“浑南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建基地”揭牌。

今年是沈阳建筑大学建校75周年,七十五载薪火相传、芳华正劲,75周年既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从第一代建大人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开始,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学”宏伟目标,全体建大人书写了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建设史,蓬勃向上、争创一流的发展史。

校长严文复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构建了“十大文化”育人体系,稻田景观已经成为沈阳建筑大学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画,充分发挥有形景观的无形育人作用。以收获节为契机,全校师生员工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赋能建大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师生们要全面了解建大文化,赓续传承建大精神,努力践行建大校训,铆足干劲、踔厉奋发,在建大这片沃土上,在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中不断追求卓越、建造未来,传递沈阳建大温度。

作者:王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