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猫场镇是全国皂角精产业加工集散基地。10月27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猫场镇。这里皂角树种植已有多年的历史,皂角籽剥皮去核而得的皂角精,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几年前,在山西一带,皂角都是被当做无用的柴火烧掉。”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公司总经理、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谢伟告诉记者,那时他决定做皂角收购。通过从山西、山东等盛产皂角的省份购进原材料,运到猫场镇进行加工,谢伟靠着皂角精的粗加工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他的公司已拥有超过1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皂角全身都是宝。皂荚是保健品、化妆品的天然原料,皂角籽是生产植物胶的主要原料,皂角刺还是良好的中草药原料。2019年9月,“织金皂角精”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皂角树种植不仅绿了荒坡山头,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财富。
“这里的老百姓都有一件两个口袋的围裙,一个口袋装原材料,另一个口袋装成品,边走边剥。”织金县猫场镇党委书记焦凯向我们介绍道,通过剥皂角米,老百姓一年可增收2-3万元。
皂角生长周期长,大规模投产需要7-8年左右的时间。为了弥补群众短期收益,织金县采取“一主两辅”:以皂角为主,以蔬菜、食用菌为辅。“通过‘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在皂角地里套种辣椒、南瓜等经济作物,实现一块地里两份收入。”焦凯告诉记者。
皂角精加工车间选址于织金县猫场大寨工业园内。占地约16亩,总投资613.55万元。为了提高生产效益促增收,通过引入机械人工一体化的操作模式,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张燕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