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3年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现场,有专家想了解青岛地区茶叶详细的营养品质状况,工作人员随即登录系统点击“产品品质数据库”,选择“崂山龙须”“海青绿茶”“即墨古邑春绿茶”,点击“品质对比”,28家主要生产主体,游离氨基酸、茶多酚、香气成分等10多个指标数据以及差异对比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介绍,这只是青岛市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信息系统其中一个功能。
据了解,刚通过验收的这个资源库是山东省首个集优质农产品资源信息管理和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于一身的农业信息系统,实现了优质农产品资源管理、区域资源信息管理、公用品牌分级目录、产品分级分等标准库、产品营养品质数据库、数据分析等六大功能,对摸清优质农产品资源底数,挖掘培育地域特色农产品,促进优质农产品分等分级有重要意义,是发挥数字赋能强农作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这几年,我们中心在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优质农产品品质评价,对所有特色产品营养品质指标进行免费公益检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个系统启用之后,我们不仅可以对所有数据进行长期动态保存,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掌握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等产品品质之间的差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持续保持优质产品品质,对弱化的产品品质帮助分析原因,探索建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等手段,更加有针对性进行提升,能确保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有营养。
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优质农产品资源信息采集。2022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强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挖掘农产品特征品质指标,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农产品品质指标体系。青岛市先行先试,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工作。目前,已经采集建立1000余条优质农产品资源信息,依据产品种类、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通过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系统遴选出100款产品,制定了五年培育计划,推荐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品,为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做出积极探索。
据了解,该系统与青岛市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抽样管理系统互联互通,通过工作人员演示发现,一键导入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系统便主动匹配资源库中生产主体,质量安全监测的频次和检测结果就自动显示出来,对多次抽检合格的产品优先推荐参与产品认证和展览展销活动,对抽检出现不合格或品质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的生产主体自动列入“黑名单”,这是资源库设置的一项进退机制。
目前,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已开发应用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抽样管理系统、实验室检测信息数据分析系统、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系统3个平台,通过资源聚集、要素汇聚,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已推动50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个产品入选特质农品,数量均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第三位,全市地产农产品连续4年检测合格率达到99.2%以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