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一张种好甘薯的“科学配方”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郝凌峰 张豆豆
  • 2023-11-07 16:07:49

“按照刘教授他们的指导,今年我这块地里的甘薯产量提高了20%左右,而且质量也比以往好很多,看看这匀溜的薯形!”在青岛即墨温泉镇花海农田林果专业合作社的120亩甘薯地里,负责人徐世佳单手举起一个大甘薯递给记者看。“技术专家在出薯前还特意嘱咐我,有条件可以再追一次肥,当时想着以前也没追过,加上我那段时间地里活多所以没顾上,要是听专家们的,产量还得高。”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徐世佳算是专家的技术实力心服口服。“今年你们说咋种,我就咋种!”

徐世佳的合作社有600亩地,为了轮作倒茬,每年都有200余亩地拿出来种甘薯,可是一年年种下来,甘薯的质量和产量不但没提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2022年,由青岛农业大学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刘庆教授、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隋炯明教授等5人组成的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青岛市甘薯产业服务团来到徐世佳的基地,为其“诊脉开方”,指导甘薯的绿色、科学化种植。

“甘薯服务团”给徐世佳的基地开出的第一张“配方”就是土壤养分含量检测与配方施肥。“今年2月份我们去了基地进行了土壤取样,检测之后发现那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可以说是很贫瘠”刘庆介绍,本来就是沙岭地加上之前管理不当,导致土壤整体情况不佳。“地力不行,事倍功半”。为改善这一情况,青岛甘薯服务团专家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甘薯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为徐世佳的地制订施肥配方并指导他增施了有机肥,同时配合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以此提升地力。

土地问题解决了,徐世佳的红薯种植还面临另外“两大难”:一是基地红薯品种比较少,二是以前种得比较好的传统品种退化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红薯服务团开出了第二张“引种良方”。“我们从全国各地帮助他引进了齐宁20、龙薯601、心香、哈密、烟薯25等33个甘薯新品种,并且全程对其进行种植指导”刘庆介绍,前段时间这些新引进的甘薯品种全部获得了丰收,“像烟薯25号特点就是软糯香甜,特别适合烤着吃,市场需求比较大;齐宁20适应性广,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特征;而龙薯601比之前的龙薯9号早成熟10天,并且更耐储藏,可以延长销售时间,争取更高的出库售价……”各有特点的甘薯品种为徐世佳来年的种植提供了新思路。

新品种引进来了,传统老品种怎么办?作为首批“即墨地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授权使用单位,花海农田林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当地传统地瓜品种一直广受消费市场欢迎,但是一年年种下来,传统品种退化严重,不光地上叶片出现卷叶、发黄的情况,出来的甘薯也是形状不规则,卖不上好价钱。为了帮助徐世佳解决这个问题,甘薯服务团队主栽甘薯品种进行薯苗脱毒,帮助其找回原有的品质性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该品种的产量。

“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甘薯种植,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青岛市甘薯产业服务团将重点围绕绿色有机种植基地创建和地理标志产品打造,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基地等形式做好技术服务,为青岛市甘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刘庆介绍。

作者:张豆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