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11月6日,第五届(2023)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建设数字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分论坛在重庆潼南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业的200余名嘉宾共话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
“‘千万工程’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可持续内生动力。”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建设,目前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智慧农业加快普及,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接下来将在抓好示范引领、健全标准规范、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重点推进。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中央农广校、中国农民体协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副秘书长胡永万表示,农民具备数字素养是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高素质农民应具备的基本技术技能。中央农广校把手机应用技能、农产品电商、智慧农业等内容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课程体系,推进相关知识内容进培训、进课堂,组织开展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超过2.2亿。下一步将聚焦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开展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大力培育数字乡村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对于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庆近年来做了众多有益探索。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介绍,重庆高度重视数字人才引育工作,健全“政、产、学、研、用”协调创新机制,汇聚高端人才;探索智慧农业多元应用场景,吸引专业人才;促进数字技术在乡村广泛普及,包括建设一批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持续与腾讯合作开展“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培训活动,培养实用人才。未来5年,重庆全市农广校体系将开展数字乡村人才培训200场次,培育数字新农人超2万名。
其中,“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于今年4月启动,计划通过推广数字基层应用平台、短视频等数字化工具,实现培养“新农人”和掌握“新农具”的目标。腾讯公司副总裁、西南区总经理蔡光忠在分享时表示,三年时间里,腾讯通过与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数字人才基层治理培训、乡村CEO等培训计划,并培养善用短视频推广农特产品的新农人,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可复制的经验。
此外,与会专家、企业代表还围绕“数智赋能产业,推动农业体系迭代升级”“培育数字人才,强化乡村治理数字探索”等话题进行了观点交流、智慧碰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