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邑:“80后”夫妇逐梦金色产业

2023-11-08 17:27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袁雅茹

时下正是烤烟交售的季节,陕西省旬邑县城关街道办纸坊村“80后”张煊、杜海艳夫妇兴冲冲前往东河烟站交售烟叶。

“我今年种植烤烟200亩,单产380斤,按交售情况看,亩产值5000元左右,除去成本,预计净利润40万元以上。”张煊春风满面,熟练地把烤烟摆上分级桌,等待着专业化分级人员前来分级。

纸坊村位于旬邑县城以东九公里处的山坳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群众居住比较分散。今年38岁的杜海艳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夫妇结婚后,选择在邻村第界村小面积种植其他农作物,农闲出外打工,挣点补贴家用。

“2021年年底寻找种植项目,恰巧遇到烟草公司技术员苟海锋,听他聊起种烟的事儿,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心里想着咱也种烟试试!”杜海艳说,当时烟草公司帮助流转了78亩土地,2022年他们夫妇放弃种植玉米的念头,开启了烤烟种植。

张煊、杜海艳夫妻的金色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务工。

“从土地冬季深耕开始,全面进行标准技术指导、补贴提供物资、病虫害防治,实施膜下机械化移栽,特别是在烤烟旺长期遇到了多年未有的特大干旱,烟草公司组织党员干部、联系拉水车开展抗旱保烟,烤烟收成没受到影响。”杜海艳十分感念烟草公司对她家的多方帮助。黑色长发在脑后随意扎成一个发髻,眼睛明亮而有神,自信的微笑透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烟草产业的执着。

“这儿好得很!村上的姐妹都来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务工已经一个多月的王小会高兴地说。看着乡亲们喜笑颜开的样子,张煊、杜海艳夫妇用心用情投入到自家那“一片绿烤烟种植家庭农场”。

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梳理、划定烟叶生产核心区、优质区,建立镇、村+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模式,推进核心烟区土地长期稳定的措施……在烤烟技术培训班上,听着旬邑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政策介绍,张煊、杜海艳夫妇又多了一个“小目标”,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2023年,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张煊,杜海艳夫妇发展烤烟200亩。走进他们夫妇那“一片绿烤烟种植家庭农场”,但见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标准化烤房映入眼帘,十几个工人来回穿梭在弥漫着浓郁烟草香味的场院里,忙碌而又专注地将一捆捆鲜烟分类、编杆、装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丰收的喜悦。

从移栽、大田管理,特别是采收烘烤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粗略估算,今年在张煊夫妇家庭农场工作的人累计达2100人次,平均一个工日110元,直接为周围群众增加收入20多万元。

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一个月前杜海艳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还在售卖圣女果礼盒,这让张煊、杜海艳夫妇又萌发起一个新的冲动。

张煊、杜海艳夫妇看着出炉的“金叶”喜笑颜开。

“在烟草公司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尝试在育苗棚种了2棚甜瓜、2棚圣女果,品质非常好、消费者欢迎,配套些采摘活动,除去成本一个棚净收入一万元,加上育烟苗的收入,每个棚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明年还要多种点!”在张煊、杜海艳夫妇的眼里,烟叶苗棚的多元化经营是个很好的选择。

张煊、杜海艳夫妇所在纸坊村,是从县城去红色马栏旅游胜地的必经之路,游客都会在纸坊村停下来,感受纸坊村瓜果田园的丰收乐趣,旅游采摘,乐趣无穷。

“种烟是我们一家人金饭碗,得好好端着。”张煊说。

作者:魏锋 秦子萌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