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万物生辉。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由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济宁市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的"新时代新济宁"书画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于11月12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特邀济宁籍艺术家、媒体记者等3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就不同艺术形式展开交流探讨,共同感受济宁传统文化魅力。
展出阵容强大 共奏文化大合唱
济宁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不仅是"五大圣人"的故乡,也是"孟母三迁"、水泊梁山、铁道游击队等一系列为人熟知故事的发生地。
厚重的文化底蕴、绵延的艺术传承,不但造就了一方文化圣土,也为推进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济宁在书画篆刻领域的杰出成就受到历代名人及海内外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济宁汉画甲天下、天下汉碑半济宁"的盛名远播在外,济宁籍书画篆刻家群星灿烂,熠熠生辉。
作为自1993年以来时隔30年济宁书画篆刻作品进京的又一次集体展示,此次展览可谓"硬菜连连"。展览集中展示100余位济宁籍艺术家,共110幅(件)作品,包括书法作品47幅、美术作品48幅、篆刻作品15件。
展览集结了济宁艺术专业领军人物的代表作,通过以反映济宁市近年来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成就的诗词歌赋、儒学经典等为创作载体,以书法、绘画、篆刻艺术形式,多角度写济宁、画济宁、赞济宁,体现了各位名家对当代时代风貌的理解和文化创造力,展现了济宁市十年来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
其中,书法创作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摘录、儒学经典、运河诗词以及新创反映新时代新济宁的诗、词、赋、联等;绘画创作内容取材于三孔两孟、运河、尼山圣境、鲁源新村、港口及孔子、李白、林则徐、梁祝人物等;篆刻创作从"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及儒学名句等内容中体现,均为特邀济宁籍和济宁市部分优秀书法家、画家、篆刻家的精心经典之作。
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在总结展览特点时表示,此次展览阵容强大,策划精心,集中国画、油画、书法、篆刻多种艺术表达形式于一体,不仅是对济宁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更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济宁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
展览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呈现出一场艺术盛宴。在一幅以尼山圣境为主题的画作前,赵旭辉与爱人久久驻足。赵旭辉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听闻济宁要在北京开办展览,便携带妻子前来参观。"作为一名济宁人,在北京看到充满家乡气息的艺术展览,感到非常亲切,很受震撼,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的信念。"赵旭辉说。
立足时代特色 赓续文化基因
悠久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济宁深厚广博的书画篆刻艺术,众多艺术工作者对时代精神的不懈追求,引领着济宁文化长久不衰。
针对此次展览,多位全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代艺术的创新与突破、济宁书画篆刻艺术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有关专家对展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策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专家们认为,济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历代书画名家辈出,创造了众多的艺术瑰宝。新时代的济宁书画篆刻艺术家们应用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的艺术视野,探索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丰富深化了济宁文脉的艺术内涵。要通过解读书画作品所摹写的济宁新面貌、新变化,为"文化济宁"的城市名片开启了一扇崭新的交流之窗。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在文化创新创作中,把准时代脉搏,反映人民生活。"济宁市文化交流协会主席周长征说,既要注重传承,更要注重焕新,要注重加强各领域的合作,让济宁文化艺术走向全国,让新生力量参与到文化赓续中来,讲好济宁文化转化与传承故事。
"本次‘新时代 新济宁’书画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既是济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纵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必将为济宁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崭新的平台、注入强大的活力。"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冰清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