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政产学研共同协作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11月8日,“粮安天下,大道同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论坛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导,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金正大集团承办。
专家代表齐献策,研讨聚焦科学施肥、粮食增产
会上,来自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以及辉隆股份、浙农股份、海南省农资集团、云南云天化、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产业从业者及1200多名种植大户、农技推广工作者、农资经营者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及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主题,深入分析我国肥料产业发展现状,研讨布局区域优势产业战略发展,进一步激发行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助力我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四川省耕地质量和肥料工作总站副站长黄耀蓉、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名誉理事长白由路等专家多维度解读了科学施肥在粮食新一轮增产中的重大意义,肯定了金正大集团在肥料高效化、个性化和功能化上作出的创新性探索。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谢迎新,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胡柏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任佰朝等围绕主粮作物进一步增产进行了探讨,指出开发新的高效肥料和施肥模式对粮食持续增产不可或缺。辉隆股份副总经理汪海燕、浙农集团爱普控股集团董事长袁炳荣等表示,针对保障粮食安全,公司将与业内同仁紧密合作,联合做好肥料保供稳价,联袂开发作物解决方案,联手破解粮食增产增收痛点。
“两拌三喷”,“藏粮于技”助力粮食高产稳产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李玉晓在会上表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实施,对金正大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来,金正大依托自身研发优势,提出了“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和“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同时,在全国农技中心的指导与支持下,不断推动生态种植模式和增产技术方案的普及应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何为“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据金正大集团总裁万鹏介绍,2019年,金正大在行业内率先倡导并推广以减肥、减药、节水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为核心的“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了在化肥、农药各减30%,节水20%的情况下,粮食作物增产10%以上,经济作物增收20%以上的目标。这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为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近年来,金正大累计组织线上线下近万场会议,在全国24个省市进行了推广,覆盖118个县,邀请近十万名行业合作伙伴参与,近百万名种植户线上、线下参与。
“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即“拌种+拌肥”两拌,配合“肥+药+助剂”的叶面喷施方案。这个方案中的“一拌”是通过种子营养+病害防控的“拌种”方案,让种子赢在起跑线上;第二个“拌”是通过肥料增效方案拌肥,实现传统肥料利用率的提升;“三喷”就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在关键时期喷洒叶面肥和植保药剂,并添加助剂提升二者的效果,确保关键期作物的健康成长。“‘两拌三喷’技术结合无人机使用,既能保证生产效率提升,更能够很好地实现亩产提升。这一方案从去年就开始做田间验证,已经布建了上千块示范田,能够实现亩产提升15%左右。”万鹏说。
“政产学研”聚合力,共同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会上,“政产学研”代表共同参加了助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启动仪式,会后还将多措并举开展系列合作,加快推动新技术、新方案、新模式在化肥行业和种植行业的推广应用,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贡献力量。
李玉晓说,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金正大作为肥料行业的一员,希望未来在两方面与全国优秀合作伙伴加强合作:一是加快推广“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和“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二是积极输出德国施诺德氮素双控技术、磷素活化技术、生物刺激素养分协同技术等多种增效技术和产品,服务全行业,为化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万鹏表示,新一年,金正大针对“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将实施“百千万工程”——在全国寻找拥有百亩以上的示范户,在全国一千个县建设万块示范田。金正大集团将系统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全力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战略,从技术支持、产品支持、传播支持、示范支持等层面,全维度为客户赋能。与行业合作伙伴积极推广全新技术成果,护航粮食安全“生命线”,共同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杨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