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会议活动 详情
让中国茶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珠遵协作助力黔茶高质量出海”2023北京参赞茶会举行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如意
  • 2023-11-14 16:57:02

近日,由珠海市设计中心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茶叶协会主办,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澳门国际青年智库、中华礼茶团创始团队联合支持的“珠遵协作助力黔茶高质量出海”2023北京参赞茶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是珠海市设计中心设计赋能茶产业工作的重要组成。

湄潭县茶业协会秘书长杨冬在致辞中表示,茶产业是遵义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自珠遵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遵义茶产业发展,珠海累计投入协作资金7946万元,从金融、设计、文旅、科技等多个维度赋能遵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湄潭茶叶是享誉世界的科技茶、干净茶。湄潭县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1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60余万亩,面积居全国县域第一,其中,1万亩以上连片茶园基地21个。已建成欧盟标准茶园8万亩,有机茶园认证4.8万亩,出口原料种植场备案基地25.9万亩。“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两大公共品牌被列为贵州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湄潭翠芽”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3北京参赞茶会的举行,将是遵义好茶精准梳理目标消费国市场的开始,也是推动中国茶文化新全球化传播和贵州茶高质量出海的新起点。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成员王栋和珠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俞彬表示,自2021年珠海与遵义正式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在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和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指导下,珠海市设计中心以“设计赋能珠遵协作”为切入点,发起并运营“设计券补贴计划”及“设计师驻地计划”,推出“设计品牌赋能珠遵协作”服务包,以设计综合服务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难点,积极推动遵义茶等特色农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机构达40余家,服务遵义企业超50家,提升产品及品牌近200款。此外,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为解决茶企融资难题,自2022年在湄潭等地试点开展“茶叶担保贷”项目,利用1499万协作资金成功撬动1.12亿“金融活水”,帮助当地40余家重点茶企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有效助力湄潭县茶叶出口额实现十倍增长,达到5600万美元,占全省80%。

此次在京为遵义茶专题举办参赞茶会,旨在帮助遵义政企更深入地了解特定目标消费国市场茶行业的市场情况、消费习惯、销售渠道等,了解针对特定目标消费国的相关政策和数据,帮助遵义茶产业精准拓展新赛道。

茶会的第一道茶是由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田维祥与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谢娅丽为大家用中国传统盖碗方式为大家冲泡的遵义红和湄潭翠芽。田维祥表示,遵义红茶外形紧细秀丽、金毫特显、色泽褐黄,冲泡后内质香气纯正悠长、带果香、汤色橙红亮丽,叶底匀嫩、鲜红带黄。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中英茶文化专家、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张弛以《基于青年生活方式的新茶饮设计》为题,向中外嘉宾分享了她的一位设计师朋友自创茶品牌的“野趣玩茶”之路,并通过分享去年她所带的毕业生以“茶与未来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毕业设计作品,讨论青年人如何基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完成茶饮的设计创新。

由此,拉开了茶会的下半场——新式茶饮的序幕。

首先是“茶的可能性”联合创始人刘荣秋通过向现场嘉宾分享了吉时饮茶——胶囊饮茶和一副好牌推倒壶的设计,接着,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员陈丹丹向来宾介绍了基于贵州茶的另外一种可能——“冰溶”新式茶饮茶晶。

茶会即将结束之际,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 (茶产业)专委会秘书长徐浩以“合作”“分享”“可持续”为主题词向中外来宾作了茶会的总结分享:此次参赞茶会的成功举办以及茶会中展示的所有内容都是“合作”的成果和期待,有我们国家的“东西部协作”政策实施的保障,有珠海市设计中心和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协同大湾区设计资源、科技力量、市场渠道赋能遵义茶产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更有此次参赞茶会期望实现未来跨国跨文化“合作”的美好愿望;其次,以遵义乃至贵州所代表的中国好茶,从宋代的极致点茶到现代诞生的诸多时尚新式茶饮文化与科技,故乡虽然在中国,归宿应该在全球——中国的好茶、优秀的茶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从古至今都会秉承这样的“分享”精神,这是中国茶的基本精神;最后,徐浩向现场的中外来宾介绍了此次茶会中的暗藏的数个“绿色”黑科技——由“非常稻”生物科技平台为此次参赞茶会赞助的由茶梗、牡蛎壳、海洋生物质胶做成高效可降解茶杯,由绿爱团队为茶会准备的极小批量、极低成本、极高水准、极快速度的定制化柔性包装茶礼……这是遵义茶叶所代表的中国茶叶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面的一个基本元素,就是我们的新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

茶会的最后,还表演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并邀请外宾参与了互动及体验。与会中外嘉宾也分享了他们参与茶会的感受。

作者:如意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