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会议活动 详情
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举行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吴砾星 赵炜
  • 2023-11-27 13:45:13

近300家企业、超200个水产养殖经济品种、17个国家审定新品种、“1+N”场主题论坛、锦鲤“鱼王”拍卖、活体黄鳍金枪鱼首秀……日前,以“陆海谋新篇 良种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在开幕式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对推进种业振兴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水产种业振兴是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内容,农业农村部和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我国水产种业振兴进展良好。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已全面完成,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通过验收,已收集保存渔业生物种质资源约14万份。全国水产新品种总数已达283个,全面启动南美白对虾、虹鳟、斑节对虾、斑点叉尾鮰、虾夷扇贝、罗氏沼虾和鳗鲡等7个品种的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水产种业企业扶优工作稳步推进,公布了121家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全国已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95家、苗种繁育主体2万多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35个,初步形成了“保、育、繁、推、管”结合的现代水产种业体系。

活动现场。

刘新中表示,今年大会特别增加现代化海洋牧场专区,现场展示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品种和装备最新成果,将有力推进各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希望各方聚焦水产种业最新成果、现代化海洋牧场研究等重要议题,研提发展建议,谋划发展举措,共同深入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致辞表示,水产种业为保障和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乡村产业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种资源日益丰富,基本保障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用种需求。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积极推动水产育种科学研究、交流培训和成果转化,组织开展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效果评价,培育了一批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骨干基地,制定了一批良种良法技术操作规程,牵头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广东在水产种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对水产种业发展高度重视,各类水产苗种产量居全国前列,尤其是重点发力海水种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建好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广东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新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475个,全省已投产重力式深水网箱超过5000个;全国首台、广东制造的自升式桁架类网箱,广东首个3万立方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海威2号”,以及全国首个风渔融合智能化养殖平台均已下水投产,一批“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下水布设,抗风浪能力提升40%以上。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粤强种芯”工程,扎实推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建有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69个,累计培育水产新品种40个,约占全国水产新品种总数的15%,共有水产苗种生产企业2000余家,供种能力稳步提升,水产苗种产量占全国50%以上、稳居全国首位,每年向省内外提供水产苗种8000亿尾。

根据现场发布的交易签约成果,此次活动完成17个水产种苗签约,签约交易金额约3.6亿元,水产种苗交易量超100亿尾(粒)。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赵炜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