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吉林,天寒地冻,白雪皑皑,纷纷扬扬的大雪,给流油的黑土地盖上了厚厚的一层又一层棉被。2023年,吉林省粮食喜获大丰收,预计产量在850亿斤以上。
丰收的吉林农民,满面喜悦,笑逐颜开。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马厂村党支部书记李华靓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村的水稻较往年比,每公顷增产1000斤左右,这都是优良的品种和科技支撑的结果。”
马厂村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村子,全村共有水田3000亩。李华靓告诉记者:“村里种植水稻,首先是选好良种,好的种子抗倒伏、产量高、口感好,再一个就是良法,从育种开始,就进行等离子照射、钵盘育秧、耙地、使用农家肥,中途用无人机喷施农药,秋收全程机械化,保证颗粒归仓。现在,全村的水稻田,每公顷都能打粮25000斤左右,产量比以前每公顷增产1000斤左右,这是我们向科技要的产量。”
2023年,吉林省粮食喜获丰收,产量预计达到850亿斤以上。丰收的背后,一是党的惠农政策好,各种补贴春耕前都已落实到位。二是耕地面积增加,全省耕地面积增加到9000万亩,划定耕地保护红线10944万亩,较上年增加1844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202万亩,较上轮增加820万亩。黑土地保护面积增加到3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4703.72万亩。三是各种增粮技术叠加。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德明介绍:“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良田、用良种、推技术、优农机、强主体,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建设示范基地和‘数字村’;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吉林西部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重大增产技术,力争到2027年增产粮食100亿斤。”
今年以来,吉林省大豆和油料播种面积分别超国家任务418万亩、3万亩和0.6万亩。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373.72万亩,累计建成4703.72万亩﹔创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5万亩,累计达到45万亩。全省还建设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攻关示范区25个,在2个县开展玉米单产提升工程40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234万亩,落实“一喷多促”技术1570.5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300万亩以上,实施“秸秆深翻还田+增施有机肥”110万亩,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姜家村党支部书记郭秋红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村的土地都已经实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但也包含着黑土地保护措施,现在每公顷玉米地每年比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多打1000多斤粮食,我们村有980公顷耕地,每年增产近10万斤粮食。在种地的过程中,我们使用秸秆还田、等离子照射、大垄双行等多种技术,现在我们村的农民个个都是种粮的技术员和种田能手。”
据了解,今年吉林省新增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总面积达到500万亩;针对玉米、大豆,集成应用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掘培育一批种植能手、“乡土专家”,推动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充分利用好农业农村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全省经过多方施策,多方努力,今年,吉林省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抵御了各种自然灾害,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在产粮的黑土地上,谱写出了一段段振奋人心的增粮故事。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