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漠之舟”变身“产业之舟”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李道忠 刘红文
  • 2023-12-08 19:05:15

冬季,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寒风刺骨。12月5日,在该县吐木秀克镇曲达村一荒漠草场上,一群上百峰的骆驼一边晒着冬日暖阳,一边悠闲地行走觅食,它们个个膘肥体壮、皮毛光亮。

“现在有一半的骆驼在产奶,1峰骆驼每天的产奶量在2公斤左右,驼奶售价达60元每公斤,今年驼奶、驼绒的纯收入预计可达60余万元。”这群骆驼的主人吐鲁洪·尼扎买提说。他计划通过引进和自育的方式,将骆驼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峰以上。

吐鲁洪·尼扎买提3年前引进25峰骆驼开始养殖,短短几年时间,养殖规模便达到了113峰。规模扩大、增收明显,于是,他成立了新疆宝驼牧业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销售驼奶、驼肉、驼绒的特色产业之路。

“骆驼全身都是宝。驼绒、驼肉、驼奶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养殖成本低,我家养殖的骆驼,仅销售骆驼奶一项,每月就有6万元的收入。”曲达村骆驼养殖户艾合买提·尼牙孜开心地说。目前,该村已有12户村民靠养殖骆驼实现了增收致富,端起了骆驼产业的“金饭碗”。

目前,温宿县骆驼养殖正朝着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集中养殖或托养。数据显示,该县骆驼养殖数量已达3000余峰,每年纯利润达1500万元。

产业选得准,致富路更稳。阿克苏地区各地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激励、引导等举措,不断发展壮大骆驼养殖规模,实现骆驼养殖由“小而分散”转向“大而规模”,加工由“粗放”转向“精深”,农文旅融合由“单一”转向“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冬季是企业生产旺季。12月1日,走进位于柯坪县盖孜力克镇新疆优驼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种机器前往来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响,液态驼奶、益生菌驼乳片、驼初乳奶粉、驼奶宝宝皂等各种驼乳产品源源不断地产出,随后进入包装环节。

新疆优驼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彭薇说:“自驼乳系列产品投入生产以来,公司每天收购驼奶3吨左右。今年,公司已生产50000瓶鲜驼奶、80吨奶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阿克苏地区养殖骆驼历史悠久,其中柯坪县有“白驼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柯坪县骆驼养殖数量激增,该县按照“一个龙头带动一个特色产业”的思路,先后引进3家精深加工企业,同时引进了养殖企业和合作社,构建集“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模式。

“目前,柯坪县骆驼存栏达4万峰,规模化养殖户有460户,户均收入达10万元。”柯坪县委常委施余说。该县将在骆驼产业科技赋能上下功夫,探索骆驼产业向生物科技、产品研发、特色旅游等领域延伸,切实让养殖户受益骆驼养殖带来的实惠。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骆驼系列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如今,阿克苏地区各地发展骆驼养殖的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地区养殖骆驼近10万峰,骆驼产业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昔日的“沙漠之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之舟”。

作者:刘红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