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会议活动 详情
“第八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在广东湛江召开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燕
  • 作者:范英娜
  • 2023-12-14 13:10:41

12月7日至8日,“第八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在广东湛江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和湛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支持,拉多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会围绕“腐植酸,直面双碳农业”主题,开展了16场学术报告,号召新时期黑色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开展“双碳农业”。

开创“双碳农业”彰显担当

在腐植酸、腐植酸肥料产业发展史上,湛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74年11月,全国腐植酸肥料试验推广经验交流会在湛江举行。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人代表、名誉会长曾宪成表示,值此50年之际,“第八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在湛江召开,充分彰显了土肥各界与腐植酸人的情怀。新征程上,腐植酸肥料人要以开创“双碳农业”为己任,大力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为世界低碳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曾宪成指出,“土肥和谐”的要义就是“土离不开肥,肥离不开土,土肥一家亲”。腐植酸是构筑“土肥和谐”的不二法宝,是直面解决“土壤问题-肥料问题-粮食问题-气候问题”等系统性问题的利器,是直面“双碳农业”的重要抓手。他从“储碳控碳维度”“粮食安全维度”“土壤安全维度”“肥料安全维度”四个维度,提出了新时期共筑“土肥和谐”命运共同体的12项行动。他呼吁全行业必须加快推进“矿源腐植酸绿色动力资源库”“矿源腐植酸营养效素产业体”“腐植酸肥料全营养系产业体”3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低碳农业发展。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在专题报告中表示,腐植酸是实施“藏粮于地”,全面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石灰质土壤调理剂+腐植酸是改良酸性土壤的最佳方案。希望全国腐植酸行业要发挥技术资源优势,协助建立健全土壤储碳和耕作控碳的有效机制,不断创新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以“养土、增产、提质”为目标,探索“土肥和谐”发展之路,拉多美集团董事长王晓春表示, 2020年以来,拉多美集团联合耕保中心在全国 100个县针对100种地理标志性作物,开展了腐植酸钾肥料百县试验示范项目,成效显著。未来5至10年,将在全国布局 6大生产基地,全力打造100万吨腐植酸钾肥料,服务全球100万个种植大耕户。

构建腐植酸农田环境工程化新路径

田园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工程化新技术、新路径,维护田园健康,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一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田原宇介绍了生物源腐植酸生产工艺,矿物源腐植酸清洁、高效低碳化生产技术以及腐植酸低碳化应用。他强调,腐植酸产业需要从源头、过程和末端的全生命周期破解低碳化难题。他分享了农作物秸秆自混合下行床快速热解制生物腐植酸新工艺和矿源腐植酸清洁高效低能耗生产技术。针对不同类型退化土壤的修复需求和机理,依据分子设计理论,通过交联聚合,创制了10类高值靶向腐植酸环境材料,应用于盐碱地可持续改良、红石膏废弃物修复治理、赤泥脱碱碳与高值化利用等,消除了现有腐植酸在土壤修复中精准性和稳定性差的缺陷,实现了一次施用、长期修复。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所长王升忠教授,全面分析了10年来我国泥炭产业取得的发展成果。他指出,未来,我国泥炭深加工将全面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泥炭深加工技术更加精细化,将享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有力保障泥炭产业健康发展。预测未来10-20年,我国泥炭产品总需求量超过3亿立方米,产值约5000亿元。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宿新泰认为,污泥通过水热或者热解腐殖化制取的腐植酸产品用于园林绿化、土壤修复等土壤利用领域,大有可为。他强调,污泥制取腐植酸肥料,要解决重金属脱除、降低成本等关键问题,并进行示范试验,后期需要从国家标准层面做很多工作,才有望实现污泥基腐植酸农用。

“腐植酸+化肥”显成效

肥料不仅仅是粮食的粮食,更是土壤、粮食和环境的交叉点,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作用。直面肥料安全(数量和质量),做好“腐植酸±化肥”这个加减法,是系统解决土壤-肥料-粮食-环境问题的关键一环和重要抓手。截至2023年12月2日,农业农村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登记证3410个。

大量研究和田间应用证明,通过反哺腐植酸肥料,可以实现“增强土壤活力+提升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作物抗性+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集合效应。目前,拉多美集团已经完成了16个省、48个县、63种作物的试验示范。腐植酸钾复合肥大田作物中位增产率达 10.31%,经济作物中位增产率达 11.71%。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农产品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范英娜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