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成效初显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杨瑞雪
  • 2023-12-15 20:05:0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2月13日,全国畜牧总站在北京召开“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年度总结交流会,组织专家对承担任务单位开展的工作进行考核,部署明年工作。全国畜牧总站站长、党委书记魏宏阳出席会议并讲话,苏红田总畜牧师主持会议。

据悉,“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于2023年正式启动,由全国畜牧总站负责组织实施,在内蒙古等6个沿黄省区开展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专家组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有序推进,成效初显,达到了预期目标。

聚焦卡点,技术模式趋于成熟。黄河上中下游特点不同,示范点突出地方特色,聚焦区域卡点,集成示范技术。如针对黄河源头区优质豆科饲草资源缺乏的现状,青海湟源示范点示范推广小黑麦饲用豌豆混播与地力提升技术;针对黄河中游丘陵沟壑区地瘦、肥力差、缺水的问题,陕西榆阳示范点示范推广旱地苜蓿高效增产技术;针对河套平原东套区沙地种植苜蓿保苗难、水肥管理粗放的问题,内蒙古磴口示范点示范推广沙地苜蓿高效建植与浅埋滴灌节水技术等。目前6个示范点已示范较成熟、可复制的技术模式25项。

突出示范,综合效益初步显现。草牧业是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各示范点边建设边示范,通过核心样板田(场)示范、现场技术培训和观摩、专家专题讲座、线上平台直播等途径,为基层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加工企业等提供技术培训,并编制发放技术手册,扩大了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了草牧业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山东以昌邑示范点为核心,打造草牧业技术示范样板,引领建立黄河三角洲草牧业全链条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重在合作,联动机制逐渐形成。草牧业发展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示范点以“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抓手,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团队技术优势,结合地方畜牧技术推广单位统筹协调能力,广泛吸纳草牧业经营实施主体积极参与。河南兰考示范点建立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合作框架,保障了相关技术在示范企业顺利落地;甘肃环县示范点成立“政-研-学-企”联动的项目技术小组,通过左右联动、上下结合,让技术落地到农户手里。

会议指出,项目实施一年来取得的初步成效,为今后项目落地落实打下了良好基础。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组织实施好项目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的具体行动;二要准确把握项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聚焦“三生”共赢;三要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运用工程思维精准谋划,系统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四要实事求是开展效益评价,将项目实施成效由点向面扩展;五要强化技术指导工作,按照“一点一策”要求,利用好专家资源,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六要建立技术推广单位、科研单位和经营主体联动机制,以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主体,推广示范草牧业实用技术;七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培训、邀请媒体下点报道等方式,宣传项目成效。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瑞雪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