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引、育、用、留”四个方面,实施“四项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多渠道“引才”。坚持急需紧缺人才通过选调生、公务员、“三支一扶”等招考方式靶向引进,今年共为乡村振兴基层一线引进各类人才99名。持续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机制,共从科研院所和高校柔性引进博士6名。择优选派16名金融副镇长到镇任职,选聘65名致富带头人、18名退伍军人、8名返乡创业人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壮大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力量。拓展“归根工程”,与109名秦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定期互访交流机制,鼓励引导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今年,已有5名在外人才回乡创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实措施“育才”。建立健全基层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培育乡村人才。依托各类产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训基地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辅助的教学方式,共培养高素质农民3520名。依托瑞阳科技和乐享天水成立秦州区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及网红孵化中心,对纳入秦州主播人才库35名本土网红达人进行重点培养,邀请国内知名院校教授及电商专家授课,开展各类电商培训53场次3200人次。聚焦劳务输出特点,立足“精熟一项技能,培训一批人才”的工作思路,培育打造了一支2717人的“飞将保安”“羲皇故里建筑工”“龙城精工匠”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秦州劳务品牌队伍。聚焦乡村旅游,选派260名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和民间艺人参加省市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乡村文旅人才的专业化水平。立足天水师院和市果树研究所优势资源的基础,深化院地院企合作,与省外31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协调优势资源开展农技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48期4123人次。
全方位“用才”。聚焦乡村振兴需要,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各类优秀人才下沉服务乡村,切实发挥乡村人才队伍作用。组织开展全市百名专家人才下基层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抽调157名农业、畜牧、林业专家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组成16支专家人才服务团队,深入各镇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大力推进“一产业一人才”支持计划,选派57个专家团队结对帮扶421个新型经营主体,帮助开展项目培育、产业发展、技术攻关等指导。选派15名教育医疗专家人才顾问,组团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水平和诊治诊疗、人才培养、管理运营等帮扶活动。抽调61名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对口帮扶学校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工作,充实乡村教育力量。选派32名医师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帮助开办乡村诊所193家,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保障“留才”。立足“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的思路,落实好“陇原人才服务卡”和四大组织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完善人才保障措施,下拨22万元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住房补贴,为3名正高级农艺师、教师颁发“陇原人才服务卡”,将13名乡村生产经营能手、文化旅游带头人、民间艺人推荐评选市级乡土人才。通过电话、微信、走访座谈、节日慰问、交流研讨、咨询论证等方式与专家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专家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3名高层次专家人才解决子女上学困难问题。利用传统节日对25名人才专家、27名秦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家属进行了走访慰问,强化关心关爱,加强感情联系。
作者:刘可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