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技术支持打造的全国首个以耐盐碱百合为主题的园艺科普体验中心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耐盐碱百合产业园落成。该中心打造一个集百合科普展示、学术交流、园艺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的百合主题展馆,在科技创新的同时积极探索成果转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让耐盐碱百合不仅成为当地四季休闲旅游的“网红花”,而且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致富花”,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指示要求,东营市河口区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集聚国内百合科研的顶尖优势力量,共同打造了国家级耐盐碱百合种业创新中心,推动百合种业技术创新,解决百合种源“卡脖子”难题,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把河口打造成中国耐盐碱百合“种业硅谷”。
据悉,百合园艺科普体验中心依托河口区耐盐碱百合产业园,旨在推动“百合种植+农旅体验”融合发展,主要建设百合历史发展区、百合花艺展示区、百合科普知识区、百合赏识药用区等分区,承担着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的多重责任,与百合相关的历史脉络、示范展示、科普教育、应用场景在体验中心贯穿,富含百合文化符号与内容展示,同时辅助以特色园艺修饰手法,为花卉摄影、婚庆摄影、研学旅游、市民休闲体验、艺术创作提供了创作基地与游玩去处。该中心通过百合种植及观光旅游综合一体化发展,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持续助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盐碱地上做出特色农业大文章,千亩花海撬动乡村振兴。百合园艺科普体验中心的落成,大力度丰富了“农业+产业”“农业+旅游”“农业+文化”融合发展,将优质种源转化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将耐盐碱百合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百合种质资源培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