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兴带货方式快速发展,成为助农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紧贴农牧民需求导向,紧跟时代步伐,举办了全区12个盟市的产业带头人、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牧场主和农业经理人等参加的高素质农牧民“乡村主播、直播带货”培训班。
培训现场。
培训现场。
据了解,乡村主播培训班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教育培训处精心谋划启动的一项重点培训项目,旨在帮助农牧民学员准确、系统的学习直播、短视频带货技巧和方式,帮助农牧民销售农畜产品搭建平台,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真招实招。
“我一直想做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但是找不到门道,之前也花钱参加过不少培训,但是老师讲的都是皮毛,用处不大。通过参加培训,实实在在学到了东西,给我打开了直播的大门。我在培训实操环节首次直播2个小时,销售自家玉米17单” 赤峰市松山区学员杨松海说。
学员薛阳的快手账号有30万粉丝,但是不懂得看粉丝画像,也不会变现,2022年参加完主播培训后,学会了查看粉丝画像,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品开始带货。薛阳激动地对老师说:“现在自己也成达人了,越来越多的商家主动找他带货,2023年的销售额有10万多元”。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让他们找到了致富新路子,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不仅帮助学员掌握电商直播销售技巧,还帮助学员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当地特色农畜产品,提高了优质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教育培训处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加强乡村主播培训力度,带动更多高素质农牧民加入到培训中来。同时利用全区高素质农牧民接地气的培训优势,与内蒙古农牧厅联合举办“乡村主播、直播带货”大赛。“通过培训和竞赛活动,培育和筛选出一批既懂农业又懂互联网的创新型人才,在全区每个旗县培育出2到3名优秀带货主播,激发乡村主播创新活力、鼓励和引导其探索新的销售模式和市场机会,将内蒙古特色农畜产品对接到更广阔的市场,增强农村牧区自身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补齐区域短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教育培训处副处长石云峰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