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记者从北京市平谷区两会获悉,平谷区将持续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以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引领,突出重点项目支撑,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区的高级形态,市委市政府明确以平谷为主体进行农高区创建,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集聚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加快申报工作。”平谷区副区长刘堃介绍。
据介绍,平谷农高区创建是当前农业中关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高区是农业中关村的一个平台载体,是农业中关村内的一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农高区与农业中关村在依靠科技创新,集聚创新要素,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政策高地,更好服务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高度一致。
“我们要以农高区建设为引领,带动农业中关村建设在重点功能分区详细规划、重要功能区开发、单独选址项目建设、重点机构平台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刘堃表示。
据悉,今年的平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农业中关村建设。
强化高位推动。持续用好市级协调机制,推动农业中关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有序落实。科学编制国家农高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报批工作。深化“一方案两清单”,推动形成一批实体化项目支撑。用好用足十条措施及具体实施细则,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土地、人才、金融等专项政策支持,系统研究制定平谷区创建国家农高区的政策体系。用好区级专班机制,聚焦重大项目落地等事项,持续实施“双周调度”,推动形成多方协同建设农业中关村的生动局面。
集聚科创要素。深化“金三角”合作模式,加快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大研究院、北大荒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科技创新港全面开工。加快同德国拜耳作物科学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转化落地,推进生产运营加工和种子检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打造种业创新示范区,承载北京种业之都核心功能。
做强产业引领。明确并落实好《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总体规划(2022-2035年)》年度任务,加快推动食品营养与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投产使用,持续推进联东U谷等载体建设。加速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建设。探索发展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打造合成生物学标杆孵化器,抢占合成生物未来产业高地。推进京瓦中心奶业、温室园艺、果业三个分中心高质量运行。开展无人智慧果园装备技术应用。启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6万亩、建成1.6万亩,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交流合作。持续举办好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打造国际化、常态化、高规格的全球农业领域盛会。做好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果转化,推动注册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国际组织。探索农业中关村国际交流中心建设路径,打造中国农业外交“新窗口”。开展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永久性会址落地具体工作。申建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加速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