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秋后算账,算的是当年秋收能收获多少。而辽宁省阜蒙县于寺镇官营子村的农民却在2024年初就已知道土地的收益,每亩地收入按照土地等级可分别获得800、900与1000元的收入。农民种粮的收益得到保证,单产提高也保证了国家粮食生产的安全。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辽宁省人大代表、阜蒙县于寺镇官营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年向记者介绍,官营子村先行一步,几年前就开始了探索成立土地整合共享平台,将原来家家户户细碎的小地块,变成了集中连片的大良田,实现小田变大田取得集中耕种优势。
土地是农民的天,土地是农村的本。官营子村党总支在如何深入开发、有效利用土地上下大功夫,深做文章。依据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打造土地整合共享平台,按照细碎土地整合,科学统筹规划,集中优势开发,市场调节收益、坚持民主实施,村民自然自愿的原则,科学拟定出了“土地进入平台就是入股,依据上年玉米产量和价格给出的地价就是分红”的土地经营方案。
先进的经营机制切实提升了土地价值,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做大做优了农业产业,稳步实现了村民保本增收。“土地是本钱、平台是秤盘、市场做杆秤,支部当秤砣”的官营子模式广泛推广。
截至2023年末,共有400多户农户参与平台,共整合土地1万亩。为深入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现代化数智农业、现代化畜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守好农村的本,撑起村民的天。
在此基础上官营子村搭建产业平台,自由选择致富道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集中规模经营,形成了“东养殖”“南果树”“西高产高效”“北棚菜”四大产业区域,搭建了以“党建引领、支部牵头、产业自选、技术跟进、全面服务、共同富裕”为宗旨的产业平台,产业基础设施集体所有,村民通过承包,具体所有产业自选、自主经营,村“两委”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实现多元化布局、多渠道增收。
张庆年详细介绍了各区的现状,东区现代畜牧养殖基地建设规模已达5万平方米,采取“集体所有、集中管理、分散经营、单独核算”的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了“人畜分离”。现综合饲养能力已达到牛2000头,羊4000只,猪5000头,总效益达2400万元。
西区高产高效种植基地采取“选好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节水滴灌、科学用水、科学用肥、水肥一体化创高产”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现规模已达到万余亩,实现年收入5000万元。
南区特色林果产业基地,由开垦2000亩荒地建设而成,基地包括精品果园20亩、高标准采摘暖棚4栋、葡萄长廊500米、经济果树12万株,基地水电路配套设施齐全,为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北区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设施农业大棚占地面积1500亩,生产面积500亩,棚内主要种植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并与北京新发地市场签订生产带动协议,引进先进品种,生产优质蔬菜,直供首都市场。年产出茄果类蔬菜6000多吨,实现年产值2400余万元。
官营子村充分发挥“两个资源一个支撑”的优势,大力推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问题,坚持“一点带四区”产业格局,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至2023年,官营子村已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超四百万元、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目前阜蒙县于寺镇的其他10个村纷纷向官营子村学习并采用相同的模式,搭建土地整合共享平台让小田变大田。张庆年在辽宁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也建议更多地推广官营子村的成功经验,通过试点探索和实践,逐步解决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耿哲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