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新春走基层 | 一年卖出8000万只 板鸭小镇备货忙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张艳玲
  • 2024-02-04 21:04:44

农历腊月二十四,在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彭州市九尺镇宝马村,各种口味的板鸭一排排整齐晾晒在板鸭一条街两旁。张敏埋头在铺子门前装箱打包,期间频繁回复着手机里的咨询信息。“太忙啦!”这位被当地人称为“板鸭西施”的老板娘,最近一个月卖出了近3万只板鸭,创造了她从业10余来的春节销售纪录。

75404图为张敏在晾晒板鸭。

九尺镇制作板鸭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如今每年有8000万只板鸭从这里卖到全国各地,年产值约8个亿。位于宝马村的板鸭一条街是全镇最主要的板鸭交易市场,这条约1公里长的街道上开着58家板鸭店。“全村有几百人都从事板鸭生意,宝马村也有了板鸭村的名号。”宝马村党委副书记谢绪均说。

58岁的杨德华做了一辈子板鸭,最近一个月正是最忙的时候。他的作坊虽然小,每年制作的板鸭远超10万只。“一只好吃的风吹鸭,要腌制7-8个小时,码味最考验师傅的手艺,淡了咸了都不行。”杨德华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

75405图为杨德华在作坊内的晾晒场。

彭州市家禽业联合会荣誉会长李仁寿告诉记者,2017年,九尺镇板鸭产业进行了一次大升级——养殖基地外迁,定点宰杀场布局建设,同时板鸭作坊瘦身大改造。通过合并、合作等方式,全镇82户小作坊减少到42户,前店后厂的传统模式被摒弃,宰杀、加工、销售专业化分工,各展所长。    在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下,板鸭一条街上的店铺进行了风貌改造,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志被印在店招上,十分醒目。原来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散乱场景被彻底改变,改造后的小作坊都安装上了烟尘和废水处理设备,内部干净整洁,“五脏俱全”,环保无污染。

“嘎嘎、嘎嘎……”清脆的小鸭子叫声打断了谈话,李仁寿摸出手机接听,安排新一批鸭子的到货。显然,这位已经73岁的老人依然奋战在九尺板鸭产业的第一线。

最近几年,板鸭小镇越来越见识到了互联网的威力。年轻能干的张敏是“领头羊”。一次措手不及的“爆单”事件,让她琢磨出一多一少一低的电商销售策略,即口味增多,分量减少,总价压低。“年轻人家庭成员少,传统的五香、酱香在他们看来很乏味,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张敏说,上次“爆单”的“半只”套餐大获成功,一下卖出3万多单,正是抓住了这3点。

75406图为张敏在直播。

在张敏的带动下,板鸭店的老板们心思都活络起来。“就在不久前,镇上组织了几次电商培训,次次都座无虚席。”九尺镇营商办负责人张扬美告诉记者。

临近中午,置办年货的老主顾驱车前来,看铺子的陈云珍大姐起身相迎,她脖子上挂着统一制作的红色围裙,热情地介绍起选板鸭的要诀。当一盘喷香有嚼劲的板鸭被端上餐桌,年夜饭的序幕也就拉开了。那时,板鸭街将褪去平日里的喧嚣,而宝马村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