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山东寿光:一场关于番茄味的竞争

2024-02-05 18:4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胡琪

春节期间,蔬菜价格有所上涨。趁着行情好,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菜农李玉梅清早不到5点就来到番茄大棚,抓紧采摘卖货。大棚里满目葱绿,番茄藤蔓有两米多高,点缀着点点鹅黄。这些黄色的小番茄已经成熟,是李玉梅去年新种的品种“迷恋”,皮薄、味甜。

寿光市古城街道,菜农李玉梅在大棚里采摘番茄。

寿光的菜农们感受到,消费市场越来越关注番茄口感。“最近三四年,种植口感型番茄成为一种趋势。我家大棚这两年还种过‘千禧’‘罗曼’‘草莓西红柿’等口感型品种。”李玉梅说,传统的菜用型番茄品种也在逐渐改良,口感越来越好。

上午10点,李玉梅把采摘的番茄送到古城街道市场上,卖给了采购商李源东。

寿光古城街道,采购商李源东正在用机器分筛番茄。

在李源东的库房里,五颜六色的番茄装满了泡沫纸箱,工人正在忙着称重打包。“这种绿色的是‘青口’,甜度很高,汁水很多,那种红绿相间的是‘迷彩’,口感酸甜,汁水较少。”李源东介绍,自己一天能收1000多斤番茄,全是口感型,主要发货到河北、内蒙古等地。

在不远处另一家采购商库房里,记者看到了更多色彩丰富、口感各异的小番茄。有奶白色的“白千禧”、暗红色的“黑珍珠”。还有一种外皮乌黑、果肉深紫的番茄,是库房里价格最贵的,在淘宝上能卖到30元一斤。

寿光市古城街道,工人正在称重打包各色品种的番茄。

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运输,菜农们广泛种植高产、耐贮藏的番茄品种,这些品种果肉硬、含糖量低,口感欠佳,以至于市面上的很多番茄越来越不好吃,越来越没有番茄味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番茄的需求,不再停留在数量上,而是越来越重视品质和口感。寿光的番茄生产者在找回曾经的番茄味,也在不断探索培育不同口感和外观的番茄品种,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关注口感的背后,是菜农们普遍感受到的竞争压力。腊月二十四凌晨4点多,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7号厅里,当天的蔬菜交易即将结束。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各地产的蔬菜拉到这里来,又从这里运送到全国消费市场。记者看到几辆装有番茄的货车还停放在厅里,等待着客户,其中一位车主告诉我,她是从浙江温州拉来的番茄,已经在这里卖了好几天了。她卖的是“大红”番茄,一种常见的菜用型品种。

凌晨4点的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外地客商在售卖番茄。

如今全国各地专业化蔬菜种植基地增多,蔬菜大棚也越建越多,常见品种蔬菜的产量不断提升,种植收益空间也在缩小。“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特色,不然就会被淘汰。”寿光当地菜农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 文/图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