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间烟火,听吾乡故事。2月4日晚,“我们的村晚”2024年嘉兴市春节联欢晚会在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秦沙村文化礼堂举行,连台好戏轮番上演,带领观众体验年味,感受全市文化礼堂建设的丰硕成果。
婉转悠扬的戏腔从舞台一侧传出,还未见人,先闻其声。平湖市文化特派员王伟良唱着戏,闪亮登台,拉开了第一篇章的序幕。
据了解,文化特派员是嘉兴聚焦农村文化礼堂“三高”品质文化供给不足、人员队伍水平不足、阵地效能发挥不足等难题,在原有文化“两员”队伍基础上创新建立的文化人才选派制度。2023年,全市首批153名文化特派员迅速出动,与结对村(社区)紧密联系,开展各类培训指导、创意策划和文体活动1500余场,吸引8万余人次。
“村晚”的舞台上,村民就是“明星”;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就是最好的节目内容;群众自发的热情、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是“村晚”好戏连台的密码。舞蹈、小品、国乐演奏、村舞……形式多样的内容,伴随着澎湃的音乐赢得阵阵掌声,充分展现了民间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了硕果丰收的忙碌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祝愿。
音乐情景剧《“新”火相传》讲述了新仓三代人薪火相传,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在共富路上大步向前的故事。村歌《采菱歌》唱出了秀洲区油车港南湖菱丰收时人们的喜悦心情。来自南湖区余新镇余新社区文化礼堂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在舞台上欢乐舞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蚕猫的活灵活现带到现场。值得一提的是,余新镇曹王村村歌《爷爷的蚕猫》荣获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村歌大赛金奖,并于2月2日登台2024年全省“我们的村晚”,与全省观众见面。
全村大联欢,就是要在“田间地头”办,才有意思。今年,嘉兴的“村晚”进行“千堂联动”,除了主会场的活动外,还在南湖、秀洲、嘉善、海盐、海宁、桐乡六地的文化礼堂设置了分会场,现场直播连线,主会场和分会场同台联动,热闹非凡。不仅如此,在这段日子里,全市所有的文化礼堂将组织各式各样的迎新春活动,一同欢庆佳节,让观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过年热潮和民俗文化。
“村晚”的受欢迎程度持续走高,离不开日益丰富的基层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去年一年,嘉兴全市791家农村文化礼堂的功能日益丰富,群众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2023年,全市每周平均举办“礼堂日”活动1000余场,惠及人数超30000人次。数量提升背后,反映着嘉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质的飞跃。
“线下演”与“云上演”联动,“年年演”变成“月月演”,要走出一条文化兴村的特色发展之路,文化礼堂成为展示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嘉兴将持续建设城乡一体“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迭代升级基层文化阵地,将“村运”“村歌”“村舞”“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举办得越来越红火。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