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新店乡臭水井村还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里,伴随着农用车的轰鸣声,臭水井村的农民们已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劳作中。陈加会来到了豌豆地,开始采摘新鲜的豌豆尖,一场冬雨过后,豌豆尖的长势甚是喜人,看着眼前这一片绿油油的豌豆地,陈加会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陈加会自1997年开始栽烟,至今已有27个年头,他对烟叶生产各个环节了然于胸,经验十分丰富,是位名副其实的“铁杆”烟农。
“以前,烟叶收购结束后,把地里的烟株残体清除出去,土地翻耕出来,地块一般就闲置了,等着第二年继续栽烟。在听取了烟草部门生产技术员对‘烟+N’烟区综合体的介绍后,我也决定‘尝尝鲜’,尝试种了7亩烟后豌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去年10月中旬在烟叶采收结束后播种豌豆,到现在已经采收了好多次咯,完全不耽误后续栽烟。”陈加会边摘豌豆尖边说,“这时候的豌豆尖最好吃,煮在汤里面,又甜又嫩,光自家吃根本吃不完,拿到集市上卖又是一笔收入。”
陈加会正在采摘豌豆尖。
新店乡是典型的山区乡,大部分耕地为山地和坡地,农作物以栽种烤烟、玉米、辣椒和万寿菊为主。由于辣椒和万寿菊的价格容易受到市场因素影响,收入不稳定,所以大部分村民选择种植烤烟。目前,烤烟产业已逐步发展为新店乡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丘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烟+N”多产融合为抓手,通过土地轮作和间作等方式,大力发展“烟粮协作”机制,以烟促粮,藏粮于地,既保障了烟叶生产,又提高了烟农收入。
“通过栽烟,我家不仅盖了三层的小洋房,买了小汽车,而且还供着小孩读书。每年只要多花些心思把烟管理到位,烤得好,一年的收入基本不成问题。去年我种了25.8亩烤烟,售烟收入有将近12万元,真是绿叶变‘金叶’啊。再加上轮作的25亩玉米和烟后豌豆的收入,今年我们家的总收入还算可观。”陈加会说。
在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下,烤烟种植效率不断提高,现代烟草农业逐渐用机械化取代了人力劳作,从冬耕翻犁、打塘、覆膜、到中耕、植保,都有了更智能、更高效的新型农机,现在烟农种烟更轻松、更方便,种烟收益也越来越高了。
“现在栽烟不像之前那么辛苦了,栽烟为我们一家的幸福生活提供了保障。我现在还能栽烟,要栽到栽不动为止。我的小儿子今年也有20岁了,他本想出去打工,我就劝他留在家里,跟着我学习栽烟的技术,以后等我年纪上去了,还能有个帮手。”陈加会笑着说。
在新店乡这片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像陈加会这样的烟农,耕耘在“希望”的大地上,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用金叶奏响了美好生活的乐章,铺就了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作者:陈小巧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