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三原县积极响应中省市各级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春节期间,走进咸阳市三原县,目之所及皆为景、行之所至闻欢声,处处都在描绘着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景。
书法艺术进乡村翰墨飘香助振兴
“哎呀,这副春联写得真好,不愧是书法大家,新年肯定好彩头!”“可不是嘛,这可多亏了政府组织这义写春联活动!”三原县独李镇黄李村的村民一边拿着手写的春联,一边开心地谈论着。
为进一步擦亮三原县“中国书法之乡”品牌,三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振兴,以文化站、农家书屋、村史馆等为依托,在春节前夕为村民免费书写春联,仅在2023年1月6日至19日,参与此项活动的书画家累计达60余次,共计书写各类大小春联3000余幅。目前全县已成立了三原县书法家协会、三原县妇女书画协会、渭北书画协会、三秦书画院等大型书画组织20多个,全县有国家、省、市、县书法家协会会员447人,云集了孙彧、常万贤、张辉等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书法家。
“以后要坚持多办这样的活动呀,用文字传递温暖,让书法走进千家万户,村民开心,我们也高兴。”独李镇黄李村书记王军锋开心地说道。
示范村创建启新篇 人民生活乐开颜
运动健身能有专业器材加持,不用背井离乡在家就近就可以轻松把钱挣,冬季取暖再也不依靠煤炭,这些看似很难办到的事情,如今已变成现实,这些都是三原县近年来不断探索创建示范村取得的成果。
“这儿之前是一块撂荒地,现在建成了文化娱乐活动广场,不仅成了大家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村容村貌也变美观了。”西阳镇光明村村民解连英每天都会在这里休闲娱乐。在广场上,还有一些村民在运动器材上锻炼,还有一些孩子在玩耍,这些都是村里美景的一部分。
陵前镇墩台村村民毕明利同样尝到了示范村创建的甜头,据了解,因为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一直想在家附近找个工作的他去年在村书记高莹的帮助下很快就在村里的企业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以前可忧心了,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现在好呀,钱也挣了,家里也照顾上了,特别好!”毕明利开心地说道。
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三原县深学细研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总要求,按照“全面推进、重点打造、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好以“省级示范镇陵前、市级示范镇西阳和大寨村、东寨村等示范村示范创建行动,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目前,前两批40个示范村已通过阶段性验收,转入巩固提升阶段,2024年第三批20个示范村正在加快建设,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文明实践种民间 传统文化代代传
“什么花开火红样?什么花开在池塘?”
“石榴花开火红样,碧莲花开在池塘。”
“什么花开在架上?什么花开靠粉墙?”
“紫藤花开在架上,牵牛郎花开靠粉墙。”
大年初一拜年,刚走进院子就传来秦腔唱段,屋里传来“小巨蛋”麦克风唱歌的声音,往年围在一起打牌、唠家常的亲戚们开始唱秦腔、学民歌,这是发生在大程镇太和村李满义家的精彩一幕。
自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三原县促进文明实践活动多样化。组织举办了举办摄影比赛、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步走等体育比赛,开展“讴歌新时代礼赞新三原”全国散文诗词大赛、“传统教育红色行”“学习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盛世庆七一翰墨颂党恩”七一书画展、书画进机关、“文明礼仪伴我行”“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少年”“诗韵三原·经典传承”丝路诗词大会、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书画展等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联欢会、元宵猜灯谜、清明祭英烈、端午敬老爱老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使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活动1821场,参与群众12062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已成为三原的一道亮丽风景,文明生活深入人心,唱歌、跳广场舞、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活动蔚然成风。
乡村治理赋新能 贤人说事解民怨
“人家这说事会还就是好哦,这一年到头了,感觉咱村里人矛盾明显变少了!”“对呀,对呀!”一提到这个说事会,柴家窑村村民纷纷点赞。
他们所说的说事会就是“白鹿原说事会”,近年来,三原县委立足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在地处白鹿原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陵前镇试点设立“白鹿原说事会”,以村党组织书记为会长,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明白人”和乡贤能人等为成员,着力听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三原县立足“白鹿原说事会”平台,通过“支部搭平台、群众唱主角、能人挑大梁”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通过现场说、上门说、田间地头说、线上说,用最接地气的话语,以群众最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农村矛盾,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效果。
“有了‘白鹿原说事会’,原来需要到镇上司法所调解的矛盾,现在在村里就能解决。最主要的是,在说事会的积极作用下,群众间的矛盾明显比以前减少了。”陵前镇柴家窑村书记王卫说。
作者:金佳 庞梦伊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