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降本增效 助力“金色”产业发展

2024-03-25 22:40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唐中慧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连日来,农机的轰鸣声回响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阡陌纵横的农田里,春耕备耕的序曲已悄然奏响。在这里,一大批新型农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春耕生产的主力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展现着蓬勃生机。

近年来,丘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围绕三大作业场景,聚焦六个作业环节,统筹农机、农艺、农田、农服“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全力提升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动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相配套的生产格局,辐射带动全县烟叶生产水平快速提升,逐步绘制出一幅机械化降本增效的美好画卷。

“以田宜机”推进农机作业便利化

丘北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岩溶丘陵地带,烟叶种植区域大多为山地、半山地地形,地块稀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地形特征给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过去,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复杂性的限制,丘北县的机械化程度一直不高,大型农机难以施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烟叶生产效率。每到烟叶生产的关键时期,烟农们只能通过畜力和人力进行耕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丘北县立足于高标准烟田建设、基本烟田保护、烟区布局优化工作,始终把烟田宜机化作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高标准推进烟田建设,推动核心烟区、优质烟区连片种植,不断提高烤烟连片种植规模。同时,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开展出入口改造和预留烟田作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机械作业死角,持续改善农机作业环境,提升烟田宜机化水平。

烟田连片了,土地平整了,烟田宜机化改造为大型农机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机械纷纷投入使用,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让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步伐更加扎实稳健。

丘北县农机作业现场。

“机艺融合”提高烟叶生产效率

时下,走进丘北县曰者镇蚂蟥塘育苗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育苗池陈列在眼前,一株株烟苗也在铆足劲茁壮生长。在育苗基地里,几名工人正在使用新引进的智能化播种机开展播种作业。只见工人将育苗盘放在播种机的一侧,便能迅速完成进盘、装基、播种、吐盘一系列环节,整个流程规范有序、一气呵成。

“传统的人工播种,不仅播种数量分布不均,容易出现一穴多籽、空穴的情况,而且操作效率低下。相比之下,使用智能化播种机能够实现精准播种,播种机单日能播种5200盘左右,比传统人工播种效率提高116%,极大地缩短了播种所需时间,也有效解决了间苗、补苗环节用工成本高的问题。”蚂蟥塘育苗基地的负责人李自云介绍道。

智能化播种机的引进只是丘北县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过程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丘北县结合山区、半山区的生产条件,积极推动农机装备升级和农艺标准改革,针对不同的烟叶生产环节,通过统一作业流程方式、农艺技术参数、生产物资规格等标准,着力解决农艺与农机脱节问题,推进农艺农机双侧发力、相向而行。

此外,丘北县不断引进先进农机设备,以适应不同地形和作业需求。通过外引内研,丘北县成功推广了中型覆膜挂件、改造垄塘一体化挂件、覆膜+铺滴灌一体化设备,以及应对山区陡坡、台地等复杂地形的轻便“土农机”。2024年,引进自走式旋耕起垄打塘一体机、微耕机+单垄打塘挂件等机械设备,逐步提升了烟草适用农机具的作业效率。

“以服促融”促进农机资源合理配置

过去,农机手与烟农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烟农常常面临找不到靠谱农机手的困境,农机手也因为信息不畅而难以找到作业机会,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导致了农机资源浪费和烟农生产成本增加。

为解决“靠谱农机手难找”“农机闲置愁订单”的难题,丘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借助“香叶智农”和“云滴农机”等平台,积极推广套餐和托管式服务,在深耕、耙地、起垄、打塘、覆膜等用工多、强度大的烟叶生产环节,对合作社的机耕队伍和农机进行整合,实现农机使用效益最大化。

同时,不断加强农机服务队伍建设,根据烟农的实际需求和烟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案,持续推动农机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提升农机服务保障能力。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积极探索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扩大农机的服务范围和区域。

“自从用了‘云滴农机’小程序,在手机上预约下单,就会有专业的机手来进行线下操作,不仅作业效率高、质量好,还给我们节省了不少开支。”丘北县双龙营镇太平村烟农杨绍中说。

农机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机手和烟农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农机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农机服务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现如今,一架架无人机、一台台智能化农机正忙碌地穿梭于田间地头,它们就如同田野中的巨轮,带着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智慧与力量,承载着烟农们的喜悦和希望,为丘北县的烟叶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书写着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答卷。

作者:冯晶晶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