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新疆和硕县: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李道忠
  • 2024-04-02 20:36:14

近年来,新疆和硕县积极发展工业辣椒、番茄等优势产业,同时开拓防风等中药材种植,全县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22万亩。为提升产业效能,和硕县着力构建辣椒和番茄产业链,推动加工业发展,同时在中药材方面推行新型供需模式,促进中药材种植向集约化生产转变,并按照“招龙头、引上游、接下游、带配套、促集群”思路,将中药材打造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特色产业为和硕县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路径。

番茄每亩纯收入可超两千,势头正旺

2023年,和硕县番茄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番茄总产量高达25万吨。县内已有番茄加工企业6个,番茄产业已成为和硕县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和硕县立足加工番茄产业基础,抓机遇、盘存量、育龙头、强链条,助推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

和硕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番茄种植优势,这里的番茄含有的番茄红素含量高,固形物含量也丰富,这使得番茄在加工成番茄酱时,能够产生更多的酱汁,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目前,新塔热村的所有农田都已运用了滴灌的灌溉方式。在番茄种植中,相比于大水漫灌,滴灌具有显著的节水、省工、保持土壤结构、提高产品品质、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适应性强等优势。

新塔热村的种植户范明峰说:“我们在番茄灌溉过程中会同步施入菌肥、钾肥等关键肥料,这样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范明峰种植番茄已经15年了。去年,他种植了60亩番茄,每亩番茄的产量可达8吨,纯收入达到2100元/亩,仅2023年他种植番茄的纯收入就超过了12万。

在新塔热乡则格德恩阿孜村邵建疆的育苗大棚里,如今已经有石番43号、中蔬3311、中蔬1865等四个品种的番茄苗。邵建疆从2006年开始育苗,现在每年可以卖出512万株番茄苗,年纯利润可达10万元。从2014年的2个育苗大棚到了如今的4个大棚,邵建疆下了不少工夫。为了确保番茄苗的生长环境,他还在大棚外围种植了树,以防止大风影响育苗大棚内的温度,从而影响番茄苗的质量。

位于和硕县苏哈特乡的新疆和硕丁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食品加工出口企业,目前已拥有成熟的番茄加工生产能力,卸料、冲洗、捞草、去皮去籽、打汁、高温杀菌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把控。

2023年该公司以平均0.75元/公斤的价格从当地收购了15万吨番茄,用于番茄酱的制作,仅去年该公司加工的番茄酱就达到了1.7万吨,其中,公司支付给种植户的原料款就达到了8500万。

该公司的番茄收购均采用订单收购模式,对于收购标准会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规定。“我们会根据番茄的青果率、杂质含量、黑斑情况、农药残留量等指标来确定收购价格,保证每个种植户的番茄都能卖到应有的价格。”新疆和硕丁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蒋文斌说。

下一步,和硕县将做好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和多功能拓展文章,立足番茄产业基础,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延伸加工番茄产业链,以全产业链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助推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

辣椒亩均收益能至三千,品质优良

近年来,和硕县始终坚持培优扶强辣椒产业,提出“抓规划、搭平台,引项目、建联盟,强链条、促集群”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辣椒产业由分散到集中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和硕县辣椒种植规模常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干椒每亩单产平均达到580公斤。由于光照时间充足、雨雪较少,当地的戈壁滩成为了辣椒的“天然晒场”,经过充足晾晒的辣椒不仅有利于保存,也延长了辣椒的保鲜期。

塔哈其镇祖鲁门苏勒村80%以上的农民都在种植辣椒。梅超是从2015年便开始种植辣椒,成了种植辣椒的行家里手。2023年,他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000亩辣椒。“去年我种的辣椒以12元/公斤的价格卖给了山东来的商人,纯利润达到了3610元/亩,因为行情比较好,所以去年我的纯利润大概是360万。”梅超说。

辣椒采摘作为季节性强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对劳动力的需求尤为迫切。由于和硕县富余劳动力有限,所以在辣椒的丰收季节寻找辣椒采摘工便成为了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和硕县从南疆大力引进务工人员,并设立务工人员服务点。

2023年,全县引进的劳务人员数量达到了3000人。“这些服务点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标准化的住宿环境,还配备了必要的生活设施,确保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有一个温馨的休憩之所。”塔哈其镇祖鲁门苏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洪升说道。

在新疆中椒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忙着给辣椒除尘、色选、烘干、人工精选。2023年,该公司从种植户手中以平均11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了6000余吨辣椒,通过本地加工生产4000余吨辣椒段、辣椒碎、辣椒粉、榨油等产品。

为了切实保障种植户的收益,该公司在收购辣椒时,设定了严格而细致的收购标准。在收购过程中,公司对辣椒的外观、条形、大小一致性、水分含量以及杂质含量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这些指标来确定收购价格。“这种统一的收购标准不仅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避免价格乱象,还能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整个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新疆中椒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宋秋菊说。

位于和硕县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辣椒产业聚集区的新疆宏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就进入辣椒加工领域,已经拥有年产3万吨的加工能力。2023年,该公司加工了包括辣椒颗粒、辣椒粉、辣椒丝等在内的产品共4000余吨。

为了使其产品达到欧盟国家的进口标准,该企业在2023年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3700亩辣椒,公司明确规定除草剂和催红素等产品的使用种类、剂量和使用时机,所有选用的产品都必须符合欧盟的标准,确保其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和人体无害,以保障辣椒的质量与产量。同时,公司还严格规定了各产品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此外,公司在辣椒的晾晒方面也进行了严格要求。“辣椒在晾晒的时候要勤翻,否则黄曲霉就会超标。遇到雨天,要及时盖住辣椒,否则黄曲霉超标,就会导致辣椒品质下降。”新疆宏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平说。

中药材成“金疙瘩” ,潜力巨大

和硕县立足资源禀赋,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历史机遇,通过政府系统谋划、龙头示范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将中药材产业培育成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的优势特色产业。

和硕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土壤沙性大,适宜黄芩、甜叶菊、防风、板蓝根等中草药种植,且出产的中草药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强,这些药材是黄芩苷、甘草霜、甘草酸、板蓝根颗粒等常见药物的主要原料,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全县种植了各类中药材达3.6万余亩。

乌什塔拉乡沙井子村的种植户唐佃娜从2016年就开始种植防风。2023年,她种植了1300亩的防风套种孜然,纯收入达到了4500元/亩。其中,防风的亩产达到300公斤。

由于去年的收成不错,今年唐佃娜种植了1400亩防风、400亩板蓝根以及300亩苦参。“像防风、板蓝根这些中药材的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所以经济效益很好。”唐佃娜说道。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植户的种植技能,和硕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每年都会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提高种植户们种植的中药材的质量与产量。在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唐佃娜2023年创办了新疆丝路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种植防风、苦参等4种中药材共计2000余亩。今年,合作社已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将收获的防风以16元/公斤的价格售出。为了降低中草药种植成本,合作社会统一购买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今年统一购买农资的价格降低了15%。此外,合作社还对农资品牌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农户使用优质、高效的农药和肥料,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草药的品质和产量。

和硕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尹成伍说:“今后,和硕县将做优工业辣椒、工业番茄等优势产业,适度发展孜然、中药材地方土特产种植,努力把中药材做成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作者:马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